匈牙利物理學傢,1848年7月27日生於佈達佩斯,1919年4月8日卒於佈達佩斯。1865年入佈達佩斯大學學習法律,1867年轉入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數理科學,1870年獲博士學位。1872年任佈達佩斯大學教授,講授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

  厄缶早期研究過毛細管現象。1886年以後,他主要研究地球的引力問題。為瞭適應在匈牙利全國各地測量重力加速度的需要,他於1888年寫瞭第一篇關於重力的短文。厄缶是繼蜜雪兒(J.Michelll)、卡文迪許(H.Caven-dish)和庫侖(C. A.de Coulomb)以後研究使用扭秤的人。他改進瞭扭秤的設計,使懸桿兩端的兩個重物不僅有水平距離,而且還有垂直距離。厄缶提高瞭扭秤的靈敏度,發展瞭扭秤在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的應用,證明瞭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是相等的。他設計的實驗證明,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可能有的偏離不大於5×10-9的數量級。這一結果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瞭依據。後人所做的實驗進一步肯定瞭厄缶的結果,認為兩種不同概念的質量之間的差別隻有5×10-12的數量級。這表明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實際上指的是同一個物理量。厄缶還研究過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磁異常問題,並首次提出在均勻磁化的條件下,由重力異常推導磁力異常的公式。他還對考古地磁和地球形狀問題作過探討。

  厄缶於1889~1905年期間被選為匈牙利科學院院長,1891年被選為匈牙利數學物理學會第一屆理事長直到逝世為止。為瞭紀念厄缶,測量重力位二階導數的單位命名為厄缶,1厄缶=10-9CGS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