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電子線路和擴聲設備產生與雜訊的相位相反的聲音──反聲,來抵銷原有的雜訊而達到降噪目的的技術,也稱為反聲技術。用於有源降噪的儀器設備稱為電子吸聲器或電子消聲器。有源降噪技術和利用吸聲材料將聲能轉變為熱能的降噪技術相比,其原理截然不同。

  有源降噪的儀器系統主要包括傳聲器、放大器、調相裝置、功率放大器和揚聲器。它是一種能夠減少傳聲器鄰區聲壓的電聲負反饋系統。傳聲器將所接收到的聲壓轉變為相應的電壓,通過放大器把電壓放大到反相相裝置所要求的輸入電壓,經反相裝置將這個電壓的相位改變180°,送給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後推動揚聲器使其產生與原來的聲壓大小相等而相位相反的聲壓,這兩個聲壓彼此相互抵銷,達到降低噪聲的目的。為瞭有效地實現反聲作用,使用的各種設備應分別滿足下述要求。①傳聲器:在使用頻率范圍內,作用聲壓和輸出電壓的相位改變應很小;有恒定的比例關系,即有平直的頻響特性;靈敏度要高。②揚聲器:放大器的輸出變壓器和揚聲器耦合時,電壓常產生相當大的相位變化。為避免這種現象,反聲技術所用的揚聲器最好采用阻抗較高、而且用無變壓器的直接耦合式的聯結。為保證反聲系統所用的揚聲器為簡單輻射器,應安裝在內壁有高效率吸聲處理的揚聲匣內。為使揚聲器在規定的頻率范圍內基本上保持平直的頻響特性,可在其磁場結構的後部,加一層綢緞類的多孔性聲阻。③放大線路:要求頻率響應平直,各級的相位變化不大;各級間不出現再生和正反饋。為瞭避免高頻嘯叫,可用使輸出信號隨頻率增加而下降的辦法。

  有源降噪系統在理想的條件下所能達到的降噪效果,如圖d所示。但環境中的噪聲頻率的成分很復雜且強度隨時間起伏,往往在某些頻段和位置上的噪聲被抵銷,而在另外一些頻段和位置上卻有所增加,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有源降噪技術自1947年H.F.奧爾森首次提出後,引起很多人的興趣。但到目前為止,除在較小范圍內用於降低低頻噪聲(如機床旁工人耳邊、飛機座艙駕駛員頭部附近等),或在較大范圍內用於降低簡單聲源(如大變壓器站、大加壓站等)的噪聲以外,並未普遍應用。把有源降噪技術應用到較大范圍內的問題尚在探討。例如,有人利用惠更斯原理,在噪聲源的近場區產生惠更斯子波,以期在遠場區達到降聲的目的。

  負反饋的原理不但可用來控制噪聲,還可用於控制振動和混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