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栽培、牲畜飼養、農產品加工等過程排出的、影響人體健康和環境品質的污水或液態物質。

  現代化大農業出現前,農業生產規模較小,營養元素等在迴圈過程中憑藉自然淨化,尚可保持在環境中平衡,農業污水還不成為環境問題。現代化農業發展以來,為瞭獲得大面積的高產,提高農產品品質,大量地施用化學肥料、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化學藥劑;牲畜飼養、農產品加工等生產規模越來越大,農業污水的污染日趨嚴重,生態平衡受到影響,甚至至遭到破壞。農業污水中含有各種病原體、懸浮物、化肥、農藥、不溶解固體物和鹽分等。農業污水的數量大,影響面廣。美國1977年農業污水引起的水體生化需氧量的增加,比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等點污染源所引起的大5~6倍;農業污水影響的水域面積占水域總面積的68%。中國廣大農村有使用人糞尿和廄肥等有機肥料的傳統。50年代以來,化肥和農藥的用量也迅速增長。無論在農業發達的長江、珠江流域,還是在幹旱、半幹旱地區和水源無保證的丘陵地區,農業污水污染的現象普遍存在。

  農田徑流 雨水或灌溉水流過農田表面後排出的水流,是農業污水的主要來源。農田徑流中主要含有氮、磷、農藥等污染物。

  ①氮:施用於農田而未被植物吸收利用或未被微生物和土壤固定的氮肥,是農田徑流中氮素的主要來源。化肥以硝態氮和亞硝態氮形態存在時,尤其容易被徑流帶走(見化肥污染)。農田徑流中的氮素還來自土壤的有機物、植物殘體和施用於農田的廄肥等。一般土壤中全氮含量為0.075~0.3%,以表土層厚15厘米計,全氮含量每公頃為1500~6000公斤,每年礦化的氮每公頃約30~60公斤。不同地區和不同土壤上農田徑流的含氮量有較大的差別。如英國田間排水中含銨態氮0.5毫克/升,硝態氮17毫克/升,每年徑流量以100毫米計,銨態氮每公頃為0.5公斤,硝態氮為17公斤。瑞典農田徑流中含銨態氮0.09毫克/升,硝態氮4.1毫克/升。有些地區硝態氮為20~40毫克/升,甚至達81.6毫克/升。

  ②磷:土壤中全磷量為0.01~0.13%,水溶性磷為0.01~0.1ppm。土壤中的有機磷是不活動的,無機磷也容易被土壤固定。荷蘭海相沉積粘土農田徑流中含磷約0.06毫克/升,河流沉積物粘土農田徑流中含磷約0.04毫克/升,從挖掘過泥炭的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流出的徑流中含磷量約0.7毫克/升,水稻田因漬水可使土壤中可溶性磷量增加,每年失磷較多,每公頃約為0.53公斤。

  土壤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可隨水和徑流中的土壤顆粒流失。大部分耕地含磷0.1%、氮0.1~0.2%、碳1~2%,因此,農田土壤侵蝕1毫米,每公頃土壤的徑流中有磷10公斤、氮10~20公斤和碳100~200公斤。

  ③農藥:農田徑流中農藥的含量一般不高,流失量約為施藥量的5%左右。如施藥後短期內出現大雨或暴雨,第一次徑流中農藥含量較高。水溶性強的農藥主要在徑流的水相部分;吸附能力強的農藥(如2,4-D、三嗪等)可吸附在土壤顆粒上,隨徑流中的土壤顆粒懸浮在水中。

  飼養場污水 牲畜、傢禽的糞尿污水是農業污水的第二個來源。飼養場污水可作為廄肥,但是工業發達的國傢往往棄置不用,造成環境問題。作為廄肥使用,大都采用面施的方法,如果廄肥中大量可溶性碳、氮、磷化合物還未與土壤充分作用前就出現徑流,也能造成比化肥更嚴重的污染。目前,對於廄肥還沒有完善的檢測方法確定其營養元素的釋放速度,以推算合理的用量和時間。因而,這類的徑流污染是難以避免的。

  飼養場牲畜糞尿的排泄量大,用未充分消毒滅菌的糞尿水澆灌菜地和農田,會造成土壤污染;糞尿被雨水徑流沖到河溪塘溝,會造成飲用水源污染。在飼養場臨近河岸和冬季土地凍結的情況下,這種污水對周圍水生、陸生生態系統的影響更大。

  農產品加工污水 水果、肉類、谷物和乳制品的加工,以及棉花基本染色、造紙、木材加工等工業排出的污水是農業污水的第三個來源。在發達國傢農產品加工污水量相當大,如美國食品工業每年排放污水約25億噸,在各類污水中居第五位。

  影響 農業污水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進入河流、湖泊、內海等水域,可引起富營養化;農業污水中的農藥、病原體和其他有毒物質能污染飲用水源,危害人體健康;農業污水還可造成大范圍的土壤污染,破壞自然生態系統,使生態系統內的物種失去平衡。防治農業污水污染的措施,目前主要是減少農田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