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煤炭、石油、動植物的固體廢物,大多含有一定量的煤炭、油和生物能。70年代世界性能源短缺現象出現後,從固體廢物特別是城市垃圾中回收能源的技術得到迅速發展。

  垃圾作為輔助燃料 美國聖路易聯合電力公司1972年實現以垃圾為輔助燃料發電。其方法是:先以落錘將垃圾破碎,磁選除鐵後壓縮打包,運往電廠。在電廠,垃圾經過空氣分選機進一步除鐵,並除去其他金屬、玻璃、大塊木頭、塑膠料等,通過輸送系統,送入鍋爐中燃燒。其熱值達到正規滿載燃燒的10~15%,即垃圾相當於煤發熱量的10%。這種方法節約瞭用煤,相應地減少瞭硫氧化物的生成量,從而減輕瞭對空氣的污染,還回收瞭金屬、玻璃等原料。

  廢熱回收 從焚化爐中回收廢熱,是近年在歐洲和美國發展起來的一項技術,其方法是利用水冷式爐壁取代耐火材料的爐壁,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使水溫升高以至變成蒸汽,供附近地區采暖。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維修費用低,空氣污染容易治理。缺點是垃圾量不穩定,供熱有時中斷,影響使用。另一種方法是在焚化爐的燃燒室後建一鍋爐,生產蒸汽,用以發電。

  高溫分解(幹餾) 垃圾中的有機物在無氧條件下經過高溫分解變成氣體、液體和炭。所產生的熱能除維持幹餾本身所需外,還剩餘一部分可資利用。在典型的高溫分解工廠中,垃圾從上面進入溫度約為1650℃的反應器,垃圾在下落過程中一部分氣化揮發,一部分流到器底成為液態熔融的渣。反應器中產生的氣體,被導至另一燃燒爐中燃燒,溫度達1100℃以上,可用於發電和維持本過程的需要。熔渣排出後冷卻形成玻璃體,可作骨料用。此外,還有中溫分解法。

  反應器內的熱解溫度約為820~1100℃,使垃圾分解為氣體和固體剩餘物,氣體可作為燃氣輪機的動力。另一種方法是生產液態燃料油,一噸垃圾約可生產一桶燃料油(熱值相當於6號油熱值的75%,為低硫燃料油)。制油用的垃圾必須含有很高的有機物,並要磨得很細。

  從處理城市垃圾的角度來看,垃圾經過高溫分解留下的殘餘物,雖然不少於高溫焚化留下的殘餘物,但能產生更多可供利用的能源,回收更多的材料,並不污染空氣,因而得到迅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