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氟中毒是同地理環境中氟的豐度有密切關係的一種世界性地方病,主要流行於印度、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德國、義大利、英國、美國、阿根廷、墨西哥、摩洛哥、日本、朝鮮、馬來西亞等國;在中國主要流行於貴州、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它的基本病徵是氟斑牙和氟骨癥。

  氟斑牙 也叫氟斑釉或氟牙癥。中國1981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標準》(試行)規定,生活於於高氟區(飲水中含氟量大於1毫克/升或食物中含氟量高的地區)的居民,牙齒出現斑釉即診斷為氟斑牙。出生於高氟區的8~15歲兒童,如氟斑牙患病率在30%以上,即可定為地方性氟中毒地區。氟斑牙可分為白堊型(牙面無光澤,粗糙似粉筆)、著色型(牙面呈微黃、黃褐或黑褐色)和缺損型(牙釉質損壞脫落呈斑點狀或呈黑褐色斑塊並有花斑樣缺損)。輕度患者須在良好光線下仔細辨認才能查出。重度患者對面談話即可判明。恒齒在生長發育中易得氟斑牙,鈣化完全後即不再受損害。(見彩圖)

地方性氟中毒——氟斑牙

  氟骨癥 患氟斑牙、有骨關節痛和功能障礙等表現的人,經X射線檢查有骨質硬化等癥狀,而且尿氟量高於正常,即可診斷為地方性氟骨癥。輕度氟骨癥患者隻有關節疼痛的癥狀,無明顯體征;中度患者除關節疼痛外,還出現骨骼改變;重度患者出現關節畸表,造成殘廢。

氟骨癥患者

  病因 氟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地方性氟中毒是由於當地巖石、土壤中含氟量過高,造成飲水和食物中含氟量高而引起的(見氟污染對健康的影響)。通常每人每日需氟量約1.0~1.5毫克,其中65%來自飲水,35%來自食物。飲水中含氟量如低於0.5毫克/升,兒童中齲齒患病率增高;如為0.5~1.0毫克/升,齲齒和氟斑牙患病率都最低;如在1.0毫克/升以上,氟斑牙患病率隨含氟量增加而上升;如在4.0毫克/升以上,則出現氟骨癥。除去飲水中含氟量高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外,某些地區(如貴州省)還有因食物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

  發病機制 地方性氟中毒的發病機制在於攝入過量的氟,使人體內的鈣、磷代謝平衡受到破壞。過量的氟在體內與鈣結合形成氟化鈣,沉積於骨骼和軟組織中,血鈣因而降低,導致甲狀旁腺功能增強,溶骨細胞活性增高,促進溶骨作用和骨的吸收作用。氟化鈣的形成會影響牙齒的鈣化,使牙冠鈣化不全,牙釉質受損。另外,氟離子與鈣、鎂等離子結合,使鈣、鎂離子數量減少。一些需要鈣、鎂離子的酶,如烯醇化酶、膽堿酯酶、骨磷化酶等的活性便受到抑制,從而促進氟中毒的發生。

  防治 地方性氟中毒的預防方法在於降低水中含氟量。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療大多使用鈣制劑。鈣不僅可調節體內的鈣、磷代謝平衡,而且氟和鈣有很強的親和力,在消化道內氟可與鈣結合形成氟化鈣排出體外。鋁鹽可減少機體對氟化物的吸收,控制胃腸道的紊亂;硼鹽能與氟形成氟硼絡合物由尿排出體外,所以鋁、硼對氟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70年代中印度學者提出用蛇紋石(鎂矽酸鹽)治療氟中毒,這種藥物能使尿排氟量增加2~3倍,並能解除某些氟中毒病人的疼痛,改善關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