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徵詢者提供社會工作的要求和他自身能力、興趣及性格特點的資訊,使人與職之間達到較好匹配的過程。它的產生,在西方與心理測驗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中國,1919年,中華職業教育社在其主辦的刊物《教育與職業》上首次提出職業指導問題,並於1920年正式開展瞭職業指導的工作。

  職業指導的物件有3種人:①青少年。他們是職業指導的主要對象。因為他們即將就業或準備就業,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工作正是這些人所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②成年人。由於於技術更新、經濟變動等多方面的原因,他們有時也需要重新尋找適宜的工作,也需要從職業指導中得到幫助。③一些特殊人員,包括超常的人、有特殊才能的人以及有身體缺陷或情緒障礙的人,為發揮自己的才幹或尋找力所能及的工作,也需要進行職業指導。

  職業指導工作的第1項內容是瞭解人,即通過面談、各種書面材料、性向測驗、能力測驗、興趣測驗等,來瞭解求職人的興趣、智力、知識、責任性等。在美國職業指導工作中,將人分為3種類型:第1種類型的人適合於做符號、數據方面的工作,如編輯、文書、會計、證件登記等;第2種類型的人適合於做人方面的工作,如教師、臺站工作人員等;第3種類型的人適合於做與物打交道的工作,如機器加工、開礦、護林等。如將適合於從事與物打交道的工作的人分配去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其效果顯然不會好;若將適合於從事與人打交道的工作的人分配去做與數據、符號有關的工作,結果也不會好。

  職業指導工作的第2項內容是收集就業消息和職業分析資料。為要有效地回答求職者對某一職業的有關詢問、幫助他們選擇職業,就須對職業特點及就業機會有所瞭解。美國勞動部制訂的“職業辭典”中收錄瞭20000多個不同職業的名稱、工作內容和對人的要求。日本又依據美國的職業辭典作進一步分類和系統化,編成日本職業標準分類,共399類職業,分屬53個方面,這些方面又歸為15個職業群,如專門技術、管理、辦公室、商業、漁業、農業、運輸、通訊、采礦、生產制造、服務、修理等。在分類的基礎上又歸納出從事每類職業所需要的人的身體及心理能力方面的條件,便於進行職業指導或人員選拔時使用。中國的職業分類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職業指導工作的第3項內容是,依據對求職人的瞭解,以在工作分析和就業機會的調查為基礎,輔導求職人選擇職業。

  通過職業指導使人職匹配較科學、合理,所以接受職業指導的人員生產效率提高、事故減少、訓練時間縮短、培養費用減少、雇用期延長。求職者也感到他所選擇的職業更符合自己的個性特點,這對求職者、雇用單位和社會都有好處。職業指導工作也受到不少批評。主要是,在職業指導中大量使用測驗,用心理測驗來決定人的職業不盡合理。許多學者也認為,一些測驗存在著信度和效度的問題;非專業人員進行測驗工作也產生不良結果。此外,對在校青少年的職業指導使用心理測驗時也應持審慎態度。這是因為,在校學習期間,青少年處在發展過程中,其可塑性較大,過早斷定其傾向性是不妥當的。在校期間的職業指導應強調教育和引導,而在使用測驗時,以多采用非標準化測驗為宜,對測定結果要慎重采用。

  當前,職業指導工作正向計算機化方向發展。人們將職業、教育、人員等各類信息資料加以系統化,使求職者能更快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且指導方式也由一對一的咨詢改為可個人、可小組甚至可更大集體的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