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搜集特定個人的各種有關資料並在此基礎上得出心理學結論的研究方法。從出生或童年早期開始給孩子作系統性的傳記,這種縱向的個案研究有助於瞭解兒童心理和行為發展的特點和影響因素。收集特定的心理和行為異常者(如精神病患者、神經癥患者、自殺未遂者和不良行為者等)的各種有關資料並進行分析,有助於給出理論上的闡釋並找出有針對性的處理辦法。心理學中許多著名的個案研究是由S.佛洛德記述的。他用臨床分析法廣泛地和病人交談,收集到許多資料,從而提出關於夢、防衛機制等理論。人人們對狼孩的發展研究也是用個案法完成的。個案研究收集資料的內容是由研究問題決定的,一般包括當事人從出生到現在的生活史、傢庭關系、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的特點,根據研究的需要,也常對當事人作智力、人格等測驗,或向熟悉當事人的親人、教師作調查。

  個案法在心理學研究中雖有一定的作用,但存在著某些為實驗法和相關法所沒有的缺點:①個案研究通常很難完全把握個體的全部有關事實,同時收集到的資料也往往真假難分。例如,個人日記和自傳往往含有誇張或貶低自己等主觀成分,從第三者調查得來的資料也常有記憶誤差或由好惡而導致的偏差。對這些資料,在分析時應特別小心謹慎。②個案研究中的個案,通常是由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特殊興趣主觀地選擇的,而不是隨機選擇的,常沒有可供比較的個體,其研究結果無法推論到一般的人。而實驗法和相關法則是試圖從隨機選擇的樣本來推論總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