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蕨亞門原始薄囊蕨綱的1目,根狀莖粗大,直立或橫臥,週邊佈滿宿存的葉柄基部往往成樹幹狀,葉簇生頂部,二型或在同一葉上的羽片有能育和不育之分,成年的能育葉(或能育羽片)不具葉綠素,強度狹縮,下麵佈滿孢子囊。本群植物在距今28000年前的古生代二疊紀就已經存在,是古老的植物類群之一,在構造上有許多原始的特徵,表現在孢子囊的數目大,所產生的孢子數量多,孢子囊不聚生成一定形狀的孢子囊群,植物體缺乏有效的保護器官──毛和鱗片。幼時僅有粘質絨毛,但它的孢子囊壁僅由一層層細胞構成,易於開裂,對散佈孢子有利,這是較進化的蕨類所共有的。所以又列為原始薄囊蕨綱。

  本目僅紫萁科1科3屬:紫萁屬、塊莖蕨屬和薄膜蕨屬,後兩者隻產於南半球,紫萁屬共有15種,分佈北半球溫帶和熱帶地區,中國有8種,較常見的是紫萁,廣佈於中國南方各省區,北達秦嶺南坡,生林下,田埂或溪邊酸性土上,也廣泛分佈於日本、朝鮮、越南和印度北部。本種植物的嫩葉可食,是有名的蕨菜品種之一,古人稱之為薇,根狀莖在少數地區充當中藥“貫眾”的代用品,其緊密的須根群,是栽培蘭花或其他附生植物的優良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