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科蛙屬的1種。商品名為哈士蟆。歐洲林蛙的中國亞種。近年來發現歐洲林蛙染色體數為2n=26,亞洲東部的中國林蛙則為2n=24,故已有人將中國林蛙恢復為種級,即R.chensinensis廣泛分佈於中國北部。蘇聯、朝鮮也有分佈。各地區個體變異較大。頭體和四肢較細長,行動敏捷,跳躍力強。鼓膜膜部位有三角形黑褐色斑。體背多為土黃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背側褶在鼓膜上方向外側彎曲。雄蛙有一對咽側下內聲囊。以陸棲為主,常在沒有強烈光照、濕潤涼爽的環境中生活。以多種昆蟲為食。9月下旬至10月初從山坡林區遷到河溝附近,陸續進入水底集群冬眠。少數在泥間或樹根下越冬,次年清明前後復蘇。4月中至5月初是繁殖季節。雄蛙鳴叫,雌蛙聞聲而至,抱對者多於黎明前在淺水處產卵。卵群團狀,每團1000粒左右,多者達2000餘粒。卵團先沉到水底,卵膠膜吸水膨脹後浮於水面。8~20天孵出蝌蚪,1個月完成變態,此時體長約14毫米。抱對個體在完成產卵後休眠10~15天。

  中國東北的中國林蛙以制成“哈士蟆油”而著稱。哈士蟆油實際上是雌蛙輸卵管的幹制品,主要成份為蛋白質,是一種滋補品。東北已人工養殖。(見彩圖)

中國林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