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科的1種。也稱巴西橡膠樹、三葉橡膠。常綠喬木;莖皮部富含膠乳。三出複葉,互生,葉柄長,頂端通常具3腺體,小葉橢圓形至倒卵形,革質,無毛,側脈和網脈明顯,春季開綠色小花,單性,雌雄同株。由多個聚傘花序組成腑生的圓錐花序,每聚傘花序的中央花為雌花,其餘為雄花。蒴果大,球形,成熟時分裂成3果瓣;種子大(見圖)。原產南美亞馬遜河流域,主產巴西,其次是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圭亞那、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30多個國傢的熱帶地區引種栽培,而以東南亞各國栽培最廣,產產膠最多。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斯裡蘭卡和印度等5國的植膠面積和產膠量占世界的90%。中國早自1904年以來,分別引進到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等地海拔在500米以下的平地、臺地或山丘栽培,但在某些高原區,把橡膠樹種植在海拔700~1000米高處,如能加強管理,也能生長良好,產膠正常。橡膠樹喜高溫、高濕、靜風和肥沃土壤,要求年平均溫度26~27℃,在20~30℃范圍內都能正常生長和產膠,不耐寒,在溫度5℃以下即受凍害。要求年平均降水量1150~2500毫米,但不宜在低濕的地方栽植。適於土層深厚、肥沃而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長。淺根性,枝條較脆弱,對風的適應能力較差,易受風寒並降低產膠量。一般每年開花兩次,3~4月為主花期,稱春花,開花最多,5~7月第二次開花,稱夏花。也有在8~9月第三次開花的。分別結成秋果和冬果。花粉粒長球形或扁球形,具3溝,溝長而闊,具溝蓋;外壁兩層,外層較厚,表面具細致的網狀雕紋,網眼圓,大小較一致,輪廓線不平。染色體基數x=9。種子易喪失發芽力,宜隨采隨播。種子繁殖或芽接繁殖。栽植6~8年即可割取膠液,實生樹的經濟壽命為35~40年,芽接樹為15~20年,生長壽命約60年。橡膠樹是各種產膠植物中產膠量最高,膠質最好,又容易采割的產膠植物。現世界上使用的天然橡膠絕大部分是由這種橡膠樹生產的。橡膠具有很強的彈性和良好的絕緣性、可塑性、隔水、隔氣以及拉力和耐磨力等特殊性能,用途非常廣泛,用於汽車、飛機、船艦、電纜、傳送帶、薄膜制品等多種工農業機具配件,生活用品產品多達5萬種以上。種子含油22~25%,為半幹性油,是油漆和肥皂的原料。果實的木質果殼堅硬,可作為制優質活性炭及醋酸等的化工原料。木材可制樹脂粘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