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目蝰科蝮亞科蝮屬的1種。僅見於中國遼寧省的蛇島。估計現存2萬條。全長可達800毫米(見圖)。

蛇島蝮 體型粗壯,頭略呈三角形,有頰窩,眼後斜向口角有一細窄的黑褐色眉紋,其下緣鑲有一極細的灰白色線紋;軀尾背面灰褐色,有一列暗褐色的“X“形斑。軀幹中段背鱗23行,腹鱗150~164,尾下鱗332~47對,眶後鱗常為2枚,眶下鱗基本上位於眼下方。多潛伏於灌叢下、枯草邊、石板下或巖縫中,白天常爬上欒樹、小葉樸、黃榆、葉底株、胡枝子等樹幹等候捕食小鳥。偶亦發現吃鼠類。幼蛇吃蜈蚣,鼠婦等節肢動物。11月到翌年4月為冬眠期。4月中出蟄,5月前後大量捕食,形成活動高峰;7月前後,可能由於島上食物缺乏,潛伏於石板下或亂石縫中,處於蟄伏狀態;9~10月前後又大量捕食,形成第2個活動高峰。在活動季節,每天5~10時與15~19時有兩個活動高峰。季節活動與晝夜活動的高峰,都與主要食物對象鳥類的大量出現相應。8~10月上旬見到交配,8~9月產仔蛇2~7條,初生仔蛇全長255~292毫米。全長達到600毫米時,性成熟。遼寧省蛇島考察隊不但研究蛇島蝮的生態,而且用此種蛇毒作治療癌癥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