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蚜科昆蟲的1種。主要異名有Chermes strobi-lobius。寄主植物為紅皮雲杉、興安落葉松。分佈於中國黑龍江省,以及歐洲、美國和加拿大。是小興安嶺天然林採伐區的優勢種,主要為害10~20年生幼樹,也常在興安落葉松人工幼林內猖獗為害。威脅樹木的高生長,嚴重時可降低當年興安落葉松高生長的40%。

  幹母第1齡腹面前、中和後足基節有腺孔群群,腺孔圓形,數量不等。有翅癭蚜腹部背面第5節中側蠟片愈合,第6節各蠟片均愈合。偽幹母第1齡腹面中足和後足基節有蠟孔群,每一基節上兩群,內外各一,蠟孔圓形,數量不等。觸角第3節頂端毛長為該節寬的4.5倍。偽幹母成蟲腹部第1~6節無緣蠟孔組成的緣蠟片。

  每2年完成1個生活周期。以從受精卵孵化出來的第1齡幹母若蟲在紅皮雲杉中下層小枝芽上越冬。5月上旬若蟲開始取食,5月底雲杉芽萌動,幹母成熟,大量孤雌產卵。受害紅皮雲杉的新芽基部、針葉和主軸漸漸變形,卵孵化時即形成蟲癭。癭表面常有1齡若蟲,到6月中旬已漸增大。癭端有嫩枝,癭體一側有閉合縫,外長針葉。7月末蟲癭開裂,老熟若蟲爬出,在附近針葉上羽化,向興安落葉松遷飛。孤雌產卵,8月中下旬孵化為第1齡偽幹母,9月中旬開始越冬。次年4月下旬若蟲開始取食,脫皮3次,5月初成熟為偽幹母,開始孤雌產卵。5月下旬部分卵孵化發育為有翅性母,向紅皮雲杉遷飛。6月初孤雌產卵,上旬孵化為雌、雄性蚜,7月初雌性蚜產受精卵,8月初受精卵孵化為第1齡幹母,9月初開始在紅皮雲杉芽上越冬,完成為時2年的生活周期。此外,在偽幹母所產的卵中,有一部分孵化為停育型第1齡若蟲,即以此越冬;另一部分孵化為進育型,繼續發育成熟。孤雌卵生繁殖4代,然後以1或2齡若蟲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