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術語。一切諸法的真實體相,又名諸法實相。實、謂真實不虛,相謂事物的本性或相狀,是佛教所說的絕對真理。佛教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條件)組成、變化無常的,都沒有永恆的、固定不變的自體,這就是“空”。這種空就是宇宙萬有的“真性”,亦即諸法實相。《思益經》卷一稱:“諸法從緣生,自無有定性,若知此因緣,則達法實性。”《大涅槃經》卷四十:“無相之相,名為實相。”《中論》·觀法品:“諸法畢竟空,不生不滅,名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為萬有的本性,所以又叫“法性”,,此法性真常不變,所以又名真如。此外還有真諦、中道、涅槃、實際、實性、法身、法界、佛性、如來藏、般若等種種異名。《肇論》·宗本義:“本元、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佛教各派對實相的解釋各有不同,三論宗以“無依無得”的空理為諸法實相;天臺宗以“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的性具說為諸法實相;華嚴宗以隨緣之真如為諸法實相;法相宗以“圓成實性”為諸法實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為實相;大乘則以“我空”、“法空”之涅槃為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