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信仰的標記。原為古代流行的一種極刑刑具,用以處死叛逆者、奴隸和異教徒。常由兩根木料交叉而成。行刑時,將犯人雙手固定(綁或釘)在橫木兩端,雙足固定在直木的下方,將十字架豎起使犯人慢慢死去。基督徒相信耶穌在羅馬駐猶太總督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十字架而受死、復活、升天,從而為世人的罪作瞭挽回祭。在基督教中,十字架就不再是痛苦恥辱的象徵,而是上帝與人和好的福音的象徵。後來,十字架的式樣有多種變異,天主教和新教現多用縱長十字架(┅),而正十字架(+)則常見見於東正教。此外,也還有各種式樣的十字架。西方文學作品中,仍往往以此喻苦難。

5世紀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