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民族宗教。簡稱神道。從日本原始宗教發展而來,最初以自然精靈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主要內容。5~6世紀之際,吸收瞭中國儒傢的倫理道德和佛教、道教的某些教義或思想,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宗教體系。大體分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三大系統。信仰多神,號稱有80萬神、800萬神或1500萬神,特別崇拜作為太陽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稱日本民族是“天孫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並且是其在人間的代表,皇統就是神統。祭祀的地方稱神社或神宮,神職人員稱為祠官、祠掌等。明明治維新(1868)以前,佛教盛行,神道教處於依附地位,二者結合形成兩部神道、天臺神道等神道學說。德川幕府時期(1603~1867),一部分神道學者把崇拜天照大神的神道教義與中國宋代朱熹理學相結合,強調尊皇忠君,主張神道教獨立;從而出現吉川惟足的吉川神道、山崎痁齋的垂加神道等學派。德川後期,由荷田春滿倡導,中經賀茂真淵、本居宣長,至平田篤胤,逐漸形成復古神道;依據《古事記》、《日本書紀》等日本古代典籍闡述神道教義,反對神道教依附儒、佛,並利用部分儒佛學說和某些西方神學思想來解釋神道教義,鼓吹以日本為中心,建立以神道教為統治思想的世界秩序。同時,在民間以傳統的神道信仰為基礎,吸收復古神道等神學理論,陸續形成若幹神道信仰團體,後稱為教派神道。明治維新後,為瞭鞏固皇權,實行神佛分離,以神社神道作為國傢神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據日本新的宗教法令規定其為民間宗教。

  神社神道 神道教的主體。因以神社為主要祭祀場所和宗教活動中心而得名。又因重視對天地神祇和祖先神的祭祀,亦稱祭祀神道。崇信皇祖神天照大神,主張神皇一體、祭政一致。明治維新以後居於國教地位,被稱為國傢神道。在行政和教育上與國傢密切結合,進行敬神愛國、崇祖忠皇教育。全國有大小神社8萬多個,其中重要的有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祭祀明治天皇的明治神宮;供奉明治維新以後100多年來在侵略戰爭中死亡的官兵名冊,其中包括被遠東軍事法庭處以絞刑的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等。

  主要經典 ①《古事記》3卷。元明天皇時太朝臣安萬侶著於和銅5年(712)。上卷為“神代”(神世列代),記載開天辟地至神武天皇誕生,其中包括天地初開、國土生成、天照大神、天巖屋戶(天上牢固的房子)、大國主命獻讓國土以及天孫降臨等神話;中卷記載神武天皇到應神天皇;下卷記載仁德天皇到推古天皇的種種傳說。②《日本書紀》。也稱《日本紀》,30卷。元正天皇養老4年(720)命舍人親王太安麻呂等撰。第1、2卷是神代,第3~30卷記載從神武天皇到持統天皇的歷史傳說和史實。

  主要神祇 ①造化三神。《古事記》中記載天地形成後最早出現的天禦中主神、高皇產靈神、神皇產靈神,此三神創造萬物,並謂天禦中主神,是天地初分時天上最高的元始神,與皇祖神天照大神受到特別尊崇。②伊奘諾尊(亦作伊邪那歧命)。日本神道教所說神世(神代)七代中最後一對配偶神中之男神,與女神伊奘冊尊(亦作伊邪那美命)一起稱為日本國土的生成神。謂此二神受天神之命造成大八洲(日本國土)、山川草木以及主宰萬物的各種神靈,其中包括天照大神、月讀命、素盞鳴尊等神。③國常立尊。天地開辟後最初出現的神,即神世七代的第一代神。《日本書紀》第1卷載稱:“天地開辟生成之初,於時天地之中生一物,狀如葦芽,便化為神,號國常立尊。”④大國主命。也作大國主神、國造大神,又名葦原醜男、八千戈神、大已貴命。為國土經營神。據《古事記》載,大國主神奉天神之命,與出雲國的少彥名命共同經營國土,開墾田畝,興修水利,開拓山林,發展畜牧,除災醫病。後把國土讓給天孫瓊瓊杵命,而專司“幽界”之事。⑤天照大神。亦稱天照大禦神、天照大日孁貴、大日孁貴,伊勢神宮稱之為天照坐皇大禦神;是太陽女神,日本天皇尊奉為祖先神。《日本書紀》稱伊奘諾尊和伊奘冊尊生出大八洲及山川草木後,“共議曰:吾已生大八洲國及山川草木,何不生天下之主歟?於是共生日神,號大日孁貴”。後派天孫瓊瓊杵尊下治“葦原中國”(日本),於是,天照大神後裔世世代代作為天皇統治日本。⑥瓊瓊杵命。亦作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神道教謂其為天照大神之孫(天孫或皇孫),奉天照大神之命降世統治日本。《日本書紀》載,天照大神與高皇產靈神議,派瓊瓊杵命君臨葦原中國。

  神社和神宮 祭神的場所。原為各地農村共同舉行農耕儀禮之所,稱做神籬(周圍植常青樹,中間清凈土地為祭神之所)或磐境(周圍置以石頭,以巖石充當神座),後來發展為建造屋舍、神殿,按時祭神。歷來數目很多,據平安(794~1192)中期《延喜式神名帳》載稱,當時國傢承認的神社有2861個。明治末年有11萬餘個。根據1975年的統計,全國尚有神社8萬餘。

宇佐神宮

  神宮是神社的一種,其地位一般比神社高,據平安中期《延喜式神名帳》載,當時允許稱“宮”的神社有伊勢國(今三重縣)的皇大神宮、豐受大神宮,以及作為這兩宮別宮的荒祭宮、瀧原宮、伊佐奈岐宮、月讀宮、高宮,還有下總國(在今茨城縣)的香取神宮等,共11座。其中以伊勢神宮最有影響。

  學說和學派 9世紀初至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佛教極為盛行,神道教由於沒有嚴密的教義體系和完備的組織,一時成為佛教的附庸。佛教把本地垂跡說應用到對神道教所奉之神的解釋方面,謂佛或菩薩是本或本地,而日本神道教的諸神是佛或菩薩為應機說法而顯現的化身(或分身),稱為垂跡;有時也把日本諸神作為佛教的護法神。在這種理論指導下,先後形成兩部神道和天臺神道等。

  ①兩部神道。亦稱兩部調合(原文作習合)神道或真言神道。兩部指佛教真言宗所說的金剛界、胎藏界,調合指佛教、神道教融合一體,如日本《羅山文集》卷六十九:“所謂兩部習合神道,乃最澄、空海等之沙門,以佛法合於佛道,以胎藏、金剛兩界合於陰陽,遂以為神佛本跡一體。”這種神道學說是以本地垂跡理論為指導,用真言宗“金胎(金剛界和胎藏界)不二”思想為基礎建立起來的,認為世界萬有的基本要素是金剛界(智、心、識)和胎藏界(理、色、地、水、火、風、空),而大日如來是統一金、胎兩部的本體,一切皆為大日如來的化身。伊勢神宮內宮所祀天照大神為胎藏界的大日如來;外宮所祀豐受大神為金剛界的大日如來。從鐮倉到室町時期(約13~15世紀),教理逐漸系統化。主要文獻有《麗氣記》、《中臣祓兩部鈔》等。②天臺神道。亦稱日吉神道(因所奉山王在日吉神社)、山王一實神道。以天臺宗空、假、中三諦圓融教義為基礎而建立。認為釋迦牟尼是一切神、一切存在的本體,也是日本天臺宗大本山比睿山保護神山王的本體;山傢(天臺宗)的山字的豎三畫即空、假、中三諦,橫一畫即一字,這是三諦即一之意;同樣,山王的王字的橫三畫為三諦,豎一畫為一,也是三諦即一。日本天臺宗用這種學說來論證神佛同體之義。主要文獻有《山傢要略記》、《三寶住持集》等。

  日本進入鐮倉幕府時期(1192~1333)以後,確立瞭以封建領主經濟為基礎的武士統治體制。宗教界舊有的佛教宗派如天臺宗、真言宗等日見衰微,而新成立的凈土宗、真宗、日蓮宗以及新從中國傳入的臨濟宗、曹洞宗正在迅速傳播,在神道界也出現瞭反對神道教依附佛教的神道學派,其中影響大的有:①伊勢神道。14世紀由伊勢神宮外宮祠官度會行忠、度會常昌等創立,故亦稱外宮神道或度會神道。否認本地垂跡說,提出系統的以神道為主體,以儒、佛、道為從屬的神道理論。認為宇宙的本原神是國常立尊,其創造萬物的神妙作用稱做天禦中主神,二神共為一體。宇宙本原神具有五行之首的水德,而伊勢外宮所奉的豐受大神是水神和食物神,與天禦中主神也是同體;伊勢內宮所奉的天照大神是日神,具有火德,與豐受大神互相依存;並強調神皇一體思想,認為“大日本者,神胤也。……神者君之內證,垂慈悲而同塵;君者神之外用,昭儉約而治國”。他們還註重封建道德的宣傳。主要文獻是《神道五部書》。②吉田神道。由室町時期文明年間(1469~1487)京都吉田神社的祠官吉田(祖姓卜部)兼俱創立,也稱卜部神道、唯一神道(謂日本自古唯有神道,“純一無雜”)。反對“佛主神從”的神道學說,認為宇宙的根本神是太元尊神,《日本書紀》中稱之為國常立尊,它是萬物的本體;不是神為佛的化身,而是佛為神的化身;神道是安人心,防鬼神之道;人心有喜、怒、哀、樂、愛、惡、欲七個機能,人身有生、長、病、老、死五種機能,而要使這些機能表現正常,就應作“內外清凈”的修行。自稱所創神道是無本宗源神道、大日本國固有之神道。主要文獻是《神道大意》、《唯一神道名法要集》。

  江戶時期(1603~1867),儒學從佛教中獨立出來並得到迅速發展,一些神道學者吸收儒學的理論,特別是其中的朱熹理學,創立瞭神儒調合的神道學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①吉川神道。亦稱理學神道。創立人吉川惟足先從伊勢外宮祠官度會延佳學度會神道,又從吉田兼從學吉田神道,並吸收朱熹理學而建成。認為朱熹理學中的太極即日本的國常立尊。一切神即為太極的具體表現。把一般神社神道稱為行法神道並予以批評,稱自己的神道為治天下的神道,推崇儒傢倫理,特別強調君臣之道,謂人倫之道以君臣之道為最高,以此忠道貫於夫婦、父子、兄弟、朋友之道,而“君臣之道,萬古不易”。五行中土是萬物之母,金是五行中最重要的,就人心講它是義,是“敬之用”;敬義一體,此為人倫道德的根本。主要文獻有《神代大意講談》、《神道大意註》、《日本神道學則》、《神代卷惟足抄》等。②垂加神道。山崎痁齋創立。痁齋名嘉,字敬義,痁齋是號,幼曾出傢為僧,後習朱子學,還俗為儒,晚年從度會延佳和吉川惟足學神道,把朱熹理學與神道教結合起來創立垂加神道。垂加兩字取自吉川惟足所授垂加靈社之號,原出自度會神道的經典《倭姬命世紀》:“神垂以祈禱為先。冥加以正直為本”痁齋常以“神垂祈禱、冥加正直”為座右銘。其神道學說主張“道即大日孁貴之道,教則猿田彥神之教”,猿田彥神即迎天孫下治人間之神;並以朱熹的理氣說和五行說解釋神世列代的神話,以陰陽五行配天神七代;鼓吹尊皇忠君,大義名分,宣傳以日本為世界中心的神國思想。主要文獻有《神代卷風葉集》、《中臣祓風水草》、《垂加草》等。

  從江戶時期元祿年間(1688~1703)到明治維新,由國學者荷田春滿倡導,中經賀茂真淵、本居宣長至平田篤胤完成復古神道的學說體系,反對神道教依附於佛教或儒教,反對用儒佛思想解釋日本古典和神道,主張依據日本經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來探明日本神道教的本義。認為宇宙萬物的創造神是天禦中主神,世界分為顯(現世)、幽(死後世界)兩界,現實世界由天照大神的子孫天皇統治,而死後的世界由大國主命統治。人死後要在幽界接受審判。根據生前的不同行為得到不同的結果;為善成神者將長生不死。認為倫理綱常中孝道最重要,廣義的孝包括孝父母、敬神和忠於天皇。鼓吹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的後裔,當統治世界,其國體皇位尊嚴無上。其思想對明治維新王政復古有很大影響,也是近代神社神道的主要理論依據。主要文獻有荷田春滿的《創學校啟》,本居宣長的《直毗靈》、《玉百首》、《百事記傳》,平田篤胤的《古道大意》、《俗神道大意》等。

  教派神道 江戶末期和明治維新以後,在民間以傳統的神道信仰為基礎,吸收復古神道等神學理論,陸續形成若幹神道信仰團體。其中影響較大的有13派,統稱教派神道。這些教派雖然主要信奉神道教義,但各派各有教祖、獨立的教義和比較嚴密的宗教組織;而一般又不以某一神社為活動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教派中又陸續分離出許多新的神道團體。

  神道大教 原稱神道本局,1940年改稱此名。明治維新後,曾設大教院,向全國派遣神道宣教使,傳佈神道教;後在要求信仰自由的社會輿論壓力下,解散大教院。1875年一部分神道教神職人員聯合組成神道事務局,以聯絡全國神社神宮並宣傳神道教理。1876年黑住教、神道修成派脫離神道事務局而獨立,1882年神道事務局脫離國傢行政機構成為民間獨立的一個教派,即神道本局。教義與一般神社神道略同。

  黑住教 19世紀初黑住宗忠創立。明治維新後曾一度被並入神道事務局,不久獨立。以黑住宗忠為教祖,以其所著《黑住教教書》為經典。認為天照大神不僅是國傢的本原,皇室的祖先,而且是宇宙萬有的“大元靈”;人若體驗到它的神德,就可達到神人合一境界,獲得不生不死的偉大生命。天照大神通過“誠”顯現出來,誠的本體,即天照大神的意志,也就是所說的天;因此,信天樂命,也就是盡誠。設七條神誡,要求信徒虔誠、謙順、勤勞等。

  神道修成派 也稱神道信成派。明治初年新田邦先創立。以復古神道的理論為基本教義。認為人心為神靈所賜,本無邪惡;修道之要是勿使善心丟失。修身之根本是“修理固成”,即各守本分,勤勉其業。為軍士者精於武藝,為國盡忠;為農工商者盡力本業,行為端正。

  出雲大社教 明治初年千傢尊福創立。以大國主命為主神,同時奉祀造化三神和天照大神等。認為造化神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萬物雖殊,其本則一;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教合一體制符合神意;宣稱應上報皇室國傢,下盡臣民本分。

  扶桑教 江戶初期宍野半創立。奉室町和安土桃山時期(16世紀後半葉)的長谷川角行為教祖,教典是《神德經》和《神理大要》。奉天禦中主神等三造化神為主神,同時奉祀天照大神等神。稱神道即國法,其本質是祖宗建國精神的延長和體現。該派所說的神道實際指復古神道、古道或大道。

  神習教 明治14年(1881)芳村正秉創立。奉祀天禦中主神等三造化神,以芳村的《教義大要》等為經典。宣稱復古神道為“大中至正的天地自然之道”,它貫通天地上下、中外古今。傳此道者應內修精神,外修教義,研究神之奧義,以感動天地。有十條教規,大意是敬神愛國,為君盡忠義,為親務孝養,為人謙遜,勤於業務等。

  禦嶽教 明治初期下山應助創立。以國常立尊、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三者為主神。主張"發揚三神之神德",“宣明尊皇愛國之大義”,小則使人盡天賦之性,各盡所能;大則輔翼國政,使國安寧。

  神理教  明治初年佐野經彥創立。原屬神道本局,後歸禦嶽教統轄,1894年獨立。奉祀天禦中主神、天照大神諸神,以政府提出的《三條教令》為基本教則(即體敬神愛國之旨、明天理人道、奉戴皇上,遵守朝旨),宣傳遵奉天然固有的理法,以此安心立命為宗旨,認為百難萬病自心生,隻要心正行直,百難自消,萬病即愈;並提倡忠君孝親的儒傢綱常,大義名分等。還認為語言中有神靈存在,傳授所謂“言靈學”。

  金光教 江戶末、明治初川手文治郎(亦稱赤澤文治,後改稱金光大神)創立。中國陰陽五行學說傳入日本後,在民間興起金神(五行之一金的精靈)崇拜,說金神掌兵戈、喪亂、水旱、瘟疫,按時沿不同方位遊行天下,若人的行動觸犯其方位,將受祟遭災。川手因傢人和牲畜連續喪亡,認為是金神作祟,對金神的信仰越來越深,後自稱金神授其“生神金光大神”之號,從而創教。把一向被認為是兇神的金神改造為慈悲神,稱之為金乃神或天地金乃神,並宣稱是宇宙的本體神,人類的祖先;由於它的神德,萬物得以生長化育。謂人們應當感謝神的恩德,信奉金光教。鼓吹敬神愛國,認為信、忠、孝三者共為一體。(見彩圖)

日本金光教祭儀

  禊教 江戶末年井上正鐵創立。日本神道教自古認為人有罪穢,可在河海水中洗濯幹凈,稱之為“禊”,廣義的禊還包括祓,即向神祈禱悔罪,以消除身上的罪穢。因該教以傳佈禊祓之神教為本旨,故名。宣稱通過至誠的禊祓修行,可與神同靈;並要信徒敬神尊皇,勤業報國。

  大成教 明治初期平山省齋創立。奉祀天禦中主神等天神地祇之外,還奉祀教祖平山省齋,尊之為素山彥弘道命。強調崇敬天皇,彰明綱常。修行方法是靜坐調息,向神立誓,以達到“內外清靜”。

  實行教  明治初期柴田花守在扶桑教基礎上創立。尊扶桑教教祖長谷川角行為教祖。主張“惟神之大道”(即復古神道)。反對“空理空論”、“虛文虛飾”,註意“實行”,要求信徒宣傳神道教義,祭祀祈禱,遵守倫理道德,按時登富士山致祀,以祈禱國傢安寧,寶祚無窮等。

  天理教 江戶末期中山美伎子創立。中山原是奈良縣一地主傢庭之主婦,後自稱天理王明神(原稱天輪王明神)而創教。把日本神道教信奉的國常立尊等十神統稱為天理大神或天理王尊,作為主祀神。該教於1970年退出神道教派聯合會,自成系統,成為日本新興教派之一。

  大本教 教祖出口直原是京都府的農婦,生活貧困,信奉金光教。52歲時,長女和三女精神錯亂。她自稱金神附身,寫出《神諭》,宣稱要靠金神之力改建“三千世界”。1897年脫離金光教而獨立,在農民和市民中獲得迅速發展。出口直死後,其婿出口王仁三郎掌握教權,大本教有更大發展。在教義方面吸收佛教的若幹思想,並吸收某些民俗信仰。宣稱現實世界已經沒落,必須加以改建,理想的彌勒佛世界就會到來,並批判現實社會和西方文化。出口王仁三郎會“安魂”方術,對出口直的《神諭》作新的解釋。謂金神即國常立尊,時機一到將再次出現,打倒惡神而建立真正的皇道。由於教派迅速發展,而教義中又包含否定現實社會的因素,引起當局疑懼,曾於1921年和1935年兩次遭到鎮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采用世界語和羅馬字,提出人類愛善,萬教同根的口號,積極向國外開展活動。1925年成立“人類愛善會”,與亞洲、歐、美一些神靈團體合作,呼籲世界和平和人類相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建,積極參加世界聯邦運動和反核反戰運動;對內主張維持和平憲法,反對軍國主義復活。經典有出口直的《神諭》、出口王仁三郎的《靈界物語》等。

  從大本教分立出來的新興宗教團體有:①生長之傢。教祖谷口雅春,出身農傢,曾就學早稻田大學,中途退學。後信奉大本教,並任大本教雜志《神靈界》編輯,從1929年開始出版《生長之傢》(後改稱《生命的實相》)雜志,吸收佛教、神道教、基督教以及西方哲學思想,創立教義和教派。認為宇宙是無限流動的生命體,釋迦牟尼佛就是這個生命,佛教傳入歐洲形成康德和黑格爾哲學,它們與《古事記》的“純日本哲學”是一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轉而用國傢神道解釋教義,說大宇宙即天禦中主神,千差萬別的現象是天皇生命的顯現,一切宗教,皆從天皇發源,宣稱日本“皇軍”是天皇創造宇宙的股肱,當永遠存在;按照天照大神的旨意,日本當統治全世界。戰後,吸收美國的心身醫學,對教義進行修改。主張恢復帝國憲法,天皇當國傢元首,國傢經營靖國神社,反對墮胎等。1964年成立生長之傢政治聯合會。②世界救世教。教祖岡田茂吉,曾經營商業,信奉大本教,並任支部長。後認為大本教以杓子“靈能”醫病的方術不靈驗,采取壓指療法,並脫離大本教,另設大日本觀音會(後稱大日本健康協會),實施岡田式神靈壓指療法,進行傳教醫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藥品和化肥短缺,岡田提出毒藥論和自然農法,宣稱病本身是身體內調整無秩序狀態的凈化作用,借助自身的抵抗力就會痊愈,無需服藥;謂藥有毒,服藥對身體有害;人的手心含有靈波,用靈波不僅可把體內毒素排出,還能增加體力。還說化肥也有毒,用瞭會妨礙農作物生長,而借助靈波會促進農作物生長。戰後改名日本觀音教團,稱靈波的本源是觀音菩薩。1950年改組後稱今名。岡田還提出建立沒有病、貧、爭的地上天國,為此在箱根設立美術館,在熱海設水晶殿和庭園作為這一設想的初步措施。1955年岡田死後,其妻繼任第二代教祖,對教義有所改革,強調日常生活倫理規則,去掉毒藥論和靈界說中明顯荒誕的部分,並積極向國外傳教。③自由教團。自稱PL教團。PL是英語 Perfect Liberty的縮寫,意為完全自由。也曾稱人道德光教或人道教。創始者禦木德一。他出身商人傢庭,9歲時因傢庭破產,入佛教黃檗宗寺院為僧,39歲還俗,後成為從屬禦嶽教的德光教的信徒。禦木在1924年自立人道德光教,後改稱人道教團。認為唯一的神是天照大神,以天皇《教育敕語》為教典,要求信徒孝於父母,友於兄弟,夫妻和睦,勤於本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稱PL教團。第二代教主禦木德近宣稱神是使宇宙按一定秩序和法則運動的原動力,人是創造神之子,是神的一種表現。人遵循神的法則才能生存,一切不幸和疾病都是從脫離法則的“我”而生,舍棄“我”才能自由快樂;人生一切是自己的表現,而以自由意志進行創造性的生活;“人生是藝術”。在社會關系方面,註重長幼有序之道、男女之道等道德說教。

  民俗神道 日本民間流行的一般神道信仰,如對土地神、屋神的信仰以及重視崇神祭祖的儀式和占卜、咒術、巫醫等方術習俗等。實際上與神社神道無嚴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