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史學傢。湖南省武岡(今屬邵陽)人。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奮起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末至1937年,受中國共產黨委派赴南京與國民黨當局進行國共合作抗日的談判。193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抗日戰爭起,在國民黨統治區進行革命活動。皖南事變後,轉戰敵後,任劉少奇政治秘書、學習秘書。解放戰爭中,任冀熱遼救濟分會副主任、中共安東省委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歷史問題研究委員會委員,大連大學校長兼黨黨委書記,東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兼東北人民大學校長、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國傢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民族歷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等。1980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

  呂振羽是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拓荒者之一。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事歷史研究50年,對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進行瞭廣泛而艱苦的探討,從經濟史、社會通史、思想史、民族史等方面構成瞭一個體系,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建立和發展以及民族史研究作出瞭貢獻。生平著述很多,主要史學著作有《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政治思想史》、《簡明中國通史》、《中國社會史諸問題》、《中國民族簡史》、《史學研究論文集》、《史論集》、《呂振羽史論選集》、《中國歷史講稿》等書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