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伏爾加河下遊裡海西北沿岸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的居民。還有部分卡爾梅克人分佈在阿斯特拉罕、伏爾加格勒、羅斯托夫和斯塔夫羅波爾等地。系衛拉特人的後裔。“衛拉特”一詞是中國清代對西部蒙古各部的總稱(元稱“斡亦剌”,明稱“瓦剌”,清稱“衛拉特”或“額魯特”、“厄魯特”)。卡爾梅克人約14.7萬人(1979)。屬蒙古人種西亞類型。使用卡爾梅克語,分土爾扈特和杜爾伯特兩種方言,屬阿勒泰語系 蒙古語族。有斯拉夫字母文字。多數人已改用俄羅斯語文。原信喇嘛教。

  10世紀前後,衛拉特人原分佈在南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遊,13~14世紀歸附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16世紀末17世紀初逐漸西遷至卡爾梅克。在遷徙和分佈過程中吸收瞭少數突厥人、俄羅斯人等民族成分。17世紀下半葉,曾建立卡爾梅克汗國。17~18世紀時被沙俄兼並,18世紀70年代因參加農民起義慘遭迫害,大部分人被迫遊牧到中國境內。18世紀後期,俄國境內的部分卡爾梅克人被迫遷移到烏拉爾和北高加索地區。1918年初建立蘇維埃政權,1919年被白軍占領,1920年恢復蘇維埃政權,並成立卡爾梅克自治州,1935年改為自治共和國。1943年底自治共和國被撤銷,卡爾梅克人被迫向東遷移,1958年恢復原來建制,絕大多數人又返回現住地。

  過去,卡爾梅克人主要從事遊牧或半遊牧業,飼養綿羊、馬、駱駝等,部分人從事漁業。從19世紀30年代起逐漸定居務農。現在,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農產品、畜產品和魚產品的加工工業。農業以生產小麥和飼料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