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事婦女、兒童福利事業的人民團體。前身為保衛中國同盟,由宋慶齡邀請國內外知名人士發起,於1938年6月14日在香港成立。宋慶齡為中央委員會主席。該同盟廣泛發動國內外熱愛和平、主持正義的人士,從道義上和物質上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動員組織醫護人員到抗日第一線服務;募集大批醫療器械、藥品和救濟物資,資助抗日根據地建立國際和平醫院;通過《保衛中國同盟新聞通訊》半月刊,向海外宣傳團結抗日的主張,報導中國人民英勇抗戰的真實情況。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發,保衛中國同盟遷往重慶。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又遷往上海,改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繼續支持人民解放的正義鬥爭。同時在上海開展兒童文教福利事業,興辦瞭3所兒童福利站和兒童劇團,為貧苦兒童提供食品、醫療,開展掃盲活動和為兒童演出文藝節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0年8月15日改名為中國福利會,仍由宋慶齡任主席,並根據新的情況確定瞭新的工作方針:在婦幼保健衛生、兒童文化教育方面進行實驗性、示范性工作,加強科學研究,同時進行國際宣傳。中國福利會在此後的發展中,逐步建立瞭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托兒所、幼兒園、少年宮、兒童藝術劇院、兒童藝術劇場、兒童時代社、中國建設雜志社8 個機構,在婦幼保健、兒童文化、校外教育和國際宣傳等方面做出瞭貢獻。1985年,福利會成立瞭兒童電視教育制作中心。同年,設立“中國福利會婦幼事業樟樹獎”,表彰卓有成就的婦女、兒童工作者。中國福利會現任名譽主席康克清,主席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