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新一代出生、成長和老一代衰老、死亡不斷重複繼續的過程。它通過世代更替來實現人口的延續和更新。人口再生產不僅是人口數量的再生產,也是人口品質的再生產,是二者的統一。

  人口再生產過程是生物學過程和社會過程的統一。人口再生產的生物學過程,即人口不斷出生、成長、衰老、死亡的生理過程,以生物學規律和制約生物運動的自然環境為基礎。人口再生產的社會過程,是指人口再生產要通過一定的婚姻傢庭關係來實現,而婚姻傢庭關係又總是由一定的社會會生產方式所決定,並受其上層建築制約。

  人口再生產具有與物質資料再生產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①實現單位不同。人口再生產是在各個分散的傢庭中實現的。傢庭的職能經歷過很多變化,但作為生育單位的職能始終未變。②人口再生產的周期長。它指兩代人之間的平均間隔時間,現在一般都在20幾年以上。③人口再生產具有慣性(見人口慣性),難以迅速轉變其變動的方向。

  人口再生產可以從傢庭(微觀)和社會(宏觀)兩個角度來考察。人口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下發展和增殖的,人口再生產具有社會的整體性。人口再生產又是通過傢庭來進行的,因而又具有傢庭的個別性。二者的聯系表現在,社會人口再生產是無數傢庭人口再生產活動的總和,制約它們的因素通常也是同一的。社會人口再生產和傢庭人口再生產的矛盾表現在二者的要求並不經常完全一致,有時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社會人口再生產不斷擴大,而傢庭卻不願生育子女;或者社會發展要求控制社會人口再生產的規模或速度,而傢庭卻要求多生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