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雜的、頑固刻板的人格體系。包括種族偏見、政治保守性、盲目服從的傳統觀念等相互交織的反民主的情感與意志。最早由法蘭克福學派提出。他們的《權威主義人格》雜誌,深入研究瞭作為希特勒法西斯政權社會心理基礎的權威主義人格特徵。

  權威主義人格有幾種不同的互相關聯的人格特質:①頑固地固守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對此加以誇張並輕視、拒斥持有其他價值觀念的人;②順從個體所歸屬群體的道德權威,以權威和地位作為自己行動的依據,認同於強有力的的他人;③仇視所在群體以外的人;④對於所遇到的任何事情喜歡采取簡單的判斷;⑤不信任他人,總懷疑別人要進行某種陰謀。另外,具有權威主義人格的個體,其性格特征的頑固、缺乏靈活性,正合乎他對待不同類別群體成員刻板地區別對待的行為。從發展心理學看,個體權威主義人格的形成,與孩童時所經驗到的傢庭結構和傢庭教育有密切的關系。在這種傢庭中,父母大多對孩子施加極嚴厲的管教。隻有當孩子的表現被父母們所認可時才會得到關心和酬賞。父母們總是強調支配與順從地位的區別,並嚴格制止孩子的敵意表現,尤其不允許對父母或其他傢人流露出不滿情緒。在這種傢庭氣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逐漸發展瞭“壓抑”的防禦機制,以掩飾其內在的敵意和沖動,並使個體缺少自知之明,在與他人的交往活動中顯得刻板和僵硬。具有權威主義人格的個體強調權力、地位與支配,特別是對偏見態度的執著,以使其內在的壓抑有一個發泄的通道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