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先驅者章太炎的學術論文集。訄,急迫之意,旨在闡明非說不可的問題。作者自述本書為“逑鞠迫言”,即當國傢和民族的命運遭到嚴重挑戰的緊急關頭迫使他非說不可的話。1900年出版。共收入1897年以來的論文50篇,後補佚2篇。1902年增訂,刪去瞭戊戌變法時宣傳改良主義的文章,增加瞭宣傳反清革命的文章,共63篇,另“前錄”2篇。書中反映瞭作者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政治觀點和唯物主義思想。1914年修訂後改題為《檢論》,收入《章氏叢書》,刪去瞭一些具有革命內容和和唯物主義思想的篇章。

  《訄書》收入的社會學論文約占全書篇目的四分之一。作者通過中西社會制度的比較,認為當時中國的社會制度不如西方先進,而社會進化與社會變革是勢不可擋的潮流。他運用法國社會學傢A.孔德關於“靜社會學”和“動社會學”的觀點,強調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認為歷史往而不可復,越變越趨於進步。他著重闡發瞭“合群”、“求群”對於救亡圖存、實現中國統一和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傢庭婚姻問題上,主張廢妾、媵,提倡優生。他還從社會學角度論述瞭中國的有關社會問題,諸如人種由來、氏族結構、民族形成、人口發展、巫教起源、民俗的特征等,並且提出瞭有關社會改革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