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社會科學研究中起資訊貯存、交流或溝通作用的一種科學情報。在社會學中,調查報告指對社會調查研究成果包括調查過程、調查資料的闡述,說明或解釋調查資料的意義、資料之間的關係和調查結論的書面文體。

  調查報告根據其作用可分為3種類型:①描述性報告。描述作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現象的一般狀況,客觀地反映現狀的特徵。②解釋性報告。在對社會現象進行描述的基礎上,著重說明社會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對產生的原因、發展過程及其後果或趨勢作出科學學的解釋。③建議性報告。主要是研究者根據對調查資料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或措施,為有關方面提供咨詢和服務。這3種類型不是截然分割的,往往在一份社會調查報告中同時具有這3種類型的特點。根據讀者對象的不同亦可分為面向一般讀者的通俗性報告和面向專業人員的專業性報告。專業性報告中可分為全面調查報告和專題調查報告。

  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6個方面:①說明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目的可以是驗證已有的理論和假設,也可以是提出並驗證新的理論和假設,向讀者說明研究的重要性。主要研究成果的介紹可以引起讀者的註意和興趣。②介紹調查的背景,在這方面曾經有過哪些主要的研究,說明調查是在什麼情況下進行的,屬於哪一方面的,已經取得什麼成果,存在的問題是什麼。③說明研究假設並對研究假設的理論根據和事實依據作出解釋。④介紹研究方法。包括界定總體、抽樣方法、樣本的代表性、資料搜集的方法和工具、統計分析的方法等。⑤對研究結果的分析和解釋是調查報告的主要成分,主要是闡述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⑥總結。說明研究結論或提出建議。上述6個方面在具體撰寫報告時,可以根據讀者對象的特點和報告的作用進行調整。最主要的是報告的真實性和可讀性,除瞭合理安排內容結構外,調查報告的語言要求準確、簡明、通俗,不宜過多地使用專業術語,統計表格的形式要清晰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