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道教學者司馬承禎的著作(一卷),收入明代《正統道藏》。該書系統闡述瞭道教的修道思想。它以《老子》、《莊子》所說的“道”為“神異之物”,認為人能得道,可以長生久視,成為神仙。書中提出修道有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等七個階次,中心是守靜去欲。它強調心為一身之主,靜則生慧,動則生昏,隻有保持內心的安靜,虛心無為,才能得道生慧。並認為“心體”本是“以道為本”的,但被外物所染,“流浪日久,遂與道隔”。所以,學道之人須“收心離境”,摒除一切“愛愛、見、思、慮”等心病,不為外物所迷惑,使心“無所著”,“無復流浪,與道冥合,安在道中”,這便叫做“歸根”;“守根不離”,叫做“靜定”;靜定日久,便可“病消命復”。如此堅持下去,就會達到“知常”。“知則無所不明,常則永無變滅。出離生死,實由於此”。這種修養方法,是以老、莊學說為基礎,並融合儒傢正心誠意和佛教的止觀禪定等思想而形成的。這種儒、釋、道三者融合的守靜去欲理論,與後來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中“無欲故靜”的主靜學說、程顥的“定性”思想皆有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