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傳統邏輯裏一類有兩個前提的演繹推理,其中一個前提是選言命題,另一個是該選言命題的支命題的負命題。舊稱選言三段論或混合選言三段論。古希臘邏輯學傢泰奧弗拉斯多最早討論瞭選言推理的形式。

  傳統邏輯一般隻討論相容的“或者”,因而選言推理隻有一種形式,即A或者B,並非A,所以,B。此形式可改述為一條推理規則,這就是:否認一個支命題就承認另一個支命題。日常思維中容易發生的錯誤是從“A或者 B,A”推出“並非B”。如:“某甲說錯瞭或或者某乙聽錯瞭,某甲說錯瞭,所以,某乙沒有聽錯”。現代討論傳統邏輯的書常把選言推理分為相容的和不相容的兩類。不相容選言推理有兩種形式:①要麼A要麼B,並非A,所以,B。②要麼A要麼B,A,所以,並非B。這兩個形式也可改述為兩條推理規則:①否認一個支命題就承認另一個支命題;②承認一個支命題就否認另一個支命題。傳統邏輯還討論瞭一種叫做純選言三段論的演繹推理,其形式為:S是P或者Q,S是P或者R,所以,S是Q或者 R。古代的邏輯學傢雖然發現瞭一些關於選言命題的推理形式,但尚未形成類似三段論理論那樣的完整體系。例如,傳統邏輯並沒有明確提出,而隻是在事實上使用瞭關於“或者”的交換律,即“A或者B”等值於“B或者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