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為“A或者B”的複合命題。現代邏輯稱之為析取命題。選言命題陳述幾種事物情況之中至少有一種存在。在形式邏輯中,該命題的聯結詞“或者”理解為相容的,即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當支命題A和B都真時,複合命題“A或者B”仍為真;“A或者B”假,當且僅當A和B都假。中國許多有關傳統邏輯的書中,常稱這種命題為相容的選言命題,具體的例子如“張三講錯瞭或者李四聽錯瞭”。日常語言關於“或者”的含義往往不確定,有時可能表示不能同真。在日常語言中,如果已確知某一命題 A為真,通通常不作出“A或者B”的斷定。古希臘邏輯學傢泰奧弗拉斯多已經研究瞭選言命題及其有關的推理。傳統邏輯在討論選言命題時,主要涉及4種互相有關的命題形式:①A並且B,這是聯言命題,現代邏輯則稱之為合取命題;②非A或者非B,這是選言命題,是對聯言命題的否定;③A或者B;④非A並且非B,即分離命題,它是A或者B的否定。中國講傳統邏輯的書,大都論及不相容的選言命題其形式為“要麼A要麼B”。“要麼,要麼”的含義與“或者”不同,它表示不能同真,又不能同假。不相容的選言命題的具體例子,如“中國要麼走社會主義道路,要麼走資本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