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一部關於藝術生活和審美現象的內容駁雜的著作。刊行於康熙十年(1671)。作者李漁(1611~約1679),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因中年傢道敗落,靠賣詩文和演戲維持生計。常年帶領一個傢庭劇團到各地演出,取得瞭豐富的舞臺實踐經驗。《閒情偶寄》一書包括《詞曲部》、《演習部》、《聲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飲饌部》、《種植部》、《頤養部》等8部,其中相當大篇的幅論述瞭戲曲、歌舞、園林、建築、花卉、器玩等藝術和生活中的各種審美現象。書中有關戲劇劇美學的部分,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是中國戲劇美學史上的重要著作。

  該書對於戲曲作為舞臺藝術的審美特性有細致的把握。李漁批評他的前代和同代人把戲曲視同詩、詞,作為“文人把玩”的對象,隻重其“文字之三昧”的傾向。他認為“填詞之設,專為登場”,要把握戲曲藝術的特性,最要緊的是必須深知“優人搬弄之三昧”。他系統地論述瞭從劇作到演出的一系列特殊規律。在《詞曲部》中,他一反“填詞”首重音律的傳統觀點,“而予獨先結構”,提出“結構第一”的主張。在論結構時,李漁提出“立主腦”、“減頭緒”、“密針線”等要求,以使戲曲能夠在舞臺演出的有限空間和時間內獲得有效的藝術效果。李漁在論“詞采”、“音律”、“賓白”時,提出戲曲語言須“貴顯淺”、“重機趣”、“貴潔凈”,使識字與不識字的觀眾都能聽懂,同時還要求戲曲語言須“調聲葉律”,具有韻律美,使人獲得美的享受。從而,在中國戲劇美學史上第一次把劇本寫作與舞臺演出緊密地結合起來。李漁註意到戲曲作為綜合藝術應該使戲曲作傢、導演、演員、音樂伴奏、服裝、道具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共同創造出有機整體的戲劇美。

  中國戲曲重“意”,重表現,熔詩、樂、舞於一爐,而且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表現形式。李漁戲劇美學的特點就是由此而來。但《閑情偶寄》許多地方也表現瞭封建階級消極落後的思想意識和庸俗低級的審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