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沙夫

  波蘭哲學傢。1913年3月10日出生於利沃夫。畢業於利沃夫大學和巴黎政治經濟學院。1945年在蘇聯獲博士學位。1945~1948年任羅茲大學現代社會理論教研室主任。1948~1970年任華沙大學教授。1951年當選為波波蘭科學院院士。1952年當選為保加利亞科學院院士。1955年起任巴黎國際哲學研究所成員。1955~1968年當選為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委員。1957~1968年任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從1963年起任維也納社會科學歐洲中心理事會主席。1967年被授予美國密執安州安阿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75年被授予巴黎大學博士學位,1982年被授予法國南希大學博士學位。曾三次獲得波蘭國傢獎金。他的主要著作有:《概念和詞》(1946)、《馬克思主義理論入門》(1947)、《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發展》(1949)、《馬克思主義真理論的若幹問題》(1951)、《歷史規律的客觀性》(1955)、《語義學引論》、《人的哲學》(1962)、《馬克思主義與個人》(1965)、《歷史與真理》(1970)、《作為社會現象的異化》、《在十字路口的共產主義運動》(1981)。

  沙夫主要研究認識論、語言哲學和人的哲學,是波蘭人道主義派代表人物。他認為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出發點是真正的、具體的個人”,提出“馬克思的人的哲學”,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這種人的哲學的基礎”,“馬克思理想的共產主義制度是已經克服瞭人的各種異化形式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