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煉方術。亦稱男女合氣之術,或黃赤之道。原為講求房中節欲,“還精補腦”的修煉方法。道教認為,男女交合,是陰陽和合之常,“陰陽不交,則坐致壅閼之病”,無益人壽;但恣情縱欲,必損人壽命,乃至速死。故一要講求交合方法;二要註意房中節欲;三要實行房中禁忌,如醉飽、勞累、喜怒、憂懼過甚,以及大寒大暑大風大雨之時,皆不宜於房事。認為實行此術,可以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死。

  房中術淵源於戰國方術。《漢書·藝文志》即著錄《容成陰道》、、《務成子陰道》、《黃帝三王養陽方》等房中八傢書共186卷。考古發現,馬王堆帛書有《養生方》兩卷,言房中事。張陵創五鬥米道,將此術引為修煉方法。東晉葛洪也重視房中,認為不行房中術,“雖服百藥,猶不能得長生也”。《抱樸子內篇·遐覽》中即著錄房中書《玄女經》、《素女經》、《彭祖經》、《陳赦經》、《子都經》、《天門子經》、《容成經》等多卷。東晉中後期,上清、靈寶踵出,皆輕視房中;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又力斥男女合氣之術;此後轉衰,並漸變為猥褻淫穢之術,遂遭道士和社會公眾之唾棄而漸趨消亡。

  《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及南宋鄭樵《通志·藝文略》皆有房中書之著錄,但書幾全佚。《正統道藏》所收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卷下《禦女損益篇》是現存較詳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