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肇

  日本經濟學傢、哲學傢。1879年10月20日出生於日本周防(今山口縣)。1902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科政治學科。1908~1928年任京都帝國大學講師和教授,1913~1915年曾留學歐洲,回國後獲法學博士學位。由於他他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被稱為“紅色教授”。1932年加入日本共產黨,1933年1月被捕,1937年3月出獄後隱退於書齋。1946年1月30日逝世於京都。河上肇的主要哲學著作有:《貧乏談》(1917)、《社會問題管見》(1918)、《社會問題研究》(106冊,1919~1930)、《唯物史觀研究》(1921)、《社會組織與社會變革》(1922)、《關於唯物史觀的自我清算》(1927)、《馬克思主義批判者的批判》(1929)、《獄中日記》(1937)等。在經濟學方面,有《經濟學大綱》、《資本論入門》等。他在哲學特別是政治經濟學方面的理論活動,對傳播馬克思主義作出瞭很大貢獻。

  河上肇早年信奉儒教的倫理主義,主張社會改良,20年代轉向馬克思主義,他自稱無神論者,但主張科學與宗教二重真理說。他堅持經濟組織的改變決定人的思想改變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但晚年對日本的社會主義前途缺乏信心,提出“小國寡民”的烏托邦主張。河上肇對馬克思的《資本論》有很深的研究,他在經濟學研究中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