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時期今文經學傢。字邵公,任城樊(今山東滋陽)人。何休為人質樸多智,精研六經,對“三墳五典,陰陽算術,河洛讖緯,莫不成誦”。口訥,不善講說,門徒有問者,則用書面作答。詔拜郎中,因不合於自己的志願,以病辭去。太傅陳蕃召請他參與政事。黨錮事起,陳蕃被殺害,何休也遭禁錮。他閉門不出,用功十餘年,作《春秋公羊傳解詁》12卷。又註《孝經》、《論語》等。另作《春秋漢議》13卷,以春秋大義,駁正漢朝政事600多條,“妙得公羊本意”。黨禁解除,被召為司徒,拜議郎,再再遷諫議大夫。

  何休長於天文歷算,與老師羊弼,根據公羊學博士李育的學說,駁難《左傳》和《穀梁傳》。作《公羊墨守》14卷,申說公羊傢的春秋說,如墨翟守城不能攻破;《左氏膏肓》10卷,指出《左氏春秋》問題很多,如人已病入膏肓,不可救治;《穀梁廢疾》3卷,指出《穀梁春秋》也有問題,如人得瞭癱瘓廢疾,難於復起。人們稱這三部書為“三闕”,言其理論幽微,難於通曉,如三座宮闕高不可攀,以後鄭玄作《發墨守》、《針膏肓》、《起廢疾》以相駁難。京師稱鄭玄為“經神”,稱何休為“學海”,十分推重。

  何休的著作大都散佚,隻有《春秋公羊傳解詁》至今保存。何休在該書《序》裡說:“往者略依胡母生(西漢經師)《條例》,多得其正,故遂隱括使就繩墨。”宣公十五年“初稅畝”下,何休提倡井田;對公羊傢的“春秋三世”說,也作瞭新的闡釋和發揮,提出“衰亂世”、“升平世”、“太平世”的歷史進化思想。在《文謚例》裡,何休闡述瞭“三科九旨”。新周,故宋,王魯,是一科三旨,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是二科六旨,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從三科九旨推演,又有許多義旨。表明《春秋公羊傳解詁》是公羊學從西漢到東漢的總結和發揮,由於這部書保存瞭公羊傢的許多條例、義旨,後世公羊學者奉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