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為最高信仰的中國傳統宗教。產生於東漢中葉。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基礎上,沿襲方仙道、黃老道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漸形成。相信人經過一定修煉有可能長生不死,成為神仙。將老子及《道德經》加以宗教化,稱老子為教主,尊為神明;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並作宗教性的闡釋。創始時主要流行於民間,並曾同當時的農民起義相結合。魏晉以後,一部分道教徒受封建統治者的扶植、利用,使道教逐漸上層化並與綱常名教觀念相結合;在有些朝代還捲入瞭宮廷政治。而在民間則繼續流傳通俗形式式的道教,從中還演化出一些秘密宗教組織,在有些農民和平民的鬥爭中,成為發動和組織群眾的旗幟與紐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道教積累瞭大量的經籍書文,後多編入道藏,對於中國封建時代的哲學、文學、藝術、醫學、藥物學、化學、天文、地理等方面曾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有過一定的貢獻,為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   歷史 初創 東漢順帝時,張陵在四川鶴鳴山,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並自稱出於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書;同時吸收巴蜀地區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創立五鬥米道。張陵死後,其子張衡、孫張魯繼續在川西北和陜南一帶傳道。因後世道教徒尊張陵為天師(一說陵自稱天師),故五鬥米道又稱天師道。

  漢靈帝時,奉事黃老道的張角,創立太平道,以《太平清領書》(即《太平經》)為主要經典,自稱大賢良師,以跪拜首過、符水咒語為人治病;“以善道教化天下”。教徒數十萬,遍佈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於中平元年(184)發動起義;因起義者皆頭戴黃巾為標志,故人稱“黃巾”。它和五鬥米道相呼應,成為當時農民起義的旗幟。起義失敗後,太平道被封建統治者殘酷鎮壓,逐漸衰微。張陵之孫張魯割據漢中20餘年,傳播五鬥米道,實行政教合一,政局穩定,得當地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擁護。建安二十年(215),張魯歸降曹操,拜將封侯,五鬥米道遂得合法傳播,影響日增。

  思想淵源 太平道與五鬥米道同為早期道教的兩大教派,教義基本一致,其思想和道術源於:

  ①古代鬼神思想。中國古代社會中,人們將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先視為神靈,並對它們進行祭祀和祈禱等崇拜活動,由此而逐步形成瞭天神、地祇和人鬼的神靈系統。道教承襲這種鬼神思想,並不斷將許多神靈納入道教。

  ②巫術和神仙方術。古代殷周人認為,卜筮可以決疑惑、斷吉兇,巫師能交通鬼神。這種依仗巫術祈福禳災的方式遂為道教所吸收。戰國以後神仙方術漸盛,神仙思想在《莊子》和《楚辭》裡已屢見不鮮。稍後,在燕齊一帶出現瞭鼓吹長生成仙之術的方士,利用戰國時齊人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解釋他們的方術,從而形成瞭所謂神仙傢,即方仙道。傳說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等都向往神仙,“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以後神仙傢的神仙信仰和方術皆被道教所承襲,神仙方術演化為道教的修煉方術,方術士亦逐漸演化為道士。

  ③讖緯之學。陰陽五行思想起於先秦。漢代從董仲舒起,開始以這種思想解經,逐步形成讖緯之學。西漢末至東漢初,讖緯之學盛行,儒生與方士合流,以陰陽五行推驗災異禎祥。道教融合瞭讖緯思想,並汲取其作為方術之內容。

  ④黃老思想。黃老學說起於稷下道傢,他們同尊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道傢創始人。至漢初,文景以黃老清靜之術治天下,治黃老之學者蜂起。黃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義的因素;加以治黃老之學者中,本來就有許多方士,他們以神仙長生思想和陰陽五行學說對這些因素作出宗教性的解釋,使黃老之學與神仙方術相結合,而向神仙方術的方向發展。至東漢,進一步將黃帝、老子神秘化,又由著重尊崇黃帝,轉而推崇神化後的老子,逐漸形成崇奉老子為神明的黃老道,並與方仙道逐步合流,成為早期道教的前身。這些條件和佛教傳入的影響,為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產生的基礎。

  分化 魏晉以後,道教內部逐漸分化。一部分向上層發展。東晉葛洪總結戰國以來神仙方術的理論,在《抱樸子內篇》中,為道教構設瞭種種修煉成仙方法,並建立一套成仙的理論體系,對道教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他攻訐民間的早期道教,詆毀農民起義,提出以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以神仙方術與儒傢的綱常名教相結合;認為道教徒要以儒傢的忠孝、仁恕、信義、和順為本,否則,雖勤於修煉,也不能成仙。以後,上清派、靈寶派等相繼出現。道教在上層化的同時,民間仍然流傳“通俗道教”。東晉末,孫恩利用民間五鬥米道組織起義,後雖遭鎮壓,但卻沉重地打擊瞭東晉王朝的統治。

  南北朝時,北魏太平真君年間,嵩山道士寇謙之在崇信道教的太武帝支持下,自稱奉太上老君意旨,“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張(指張陵、張衡、張魯──引者)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制訂樂章誦誡新法,“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練”,“佐國扶命”,輔佐北方太平真君,代張陵為天師,是為北天師道。在南朝宋明帝時(465~471),則有廬山道士陸修靜,“祖述三張,弘衍二葛(指葛玄、葛洪──引者)”,搜羅經訣,盡有上清、靈寶、三皇等派經典,遂“總括三洞”,匯歸一流;又依據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並仿效佛教修持儀式,廣制齋戒儀范,以改革五鬥米道,“意在王者遵奉”,稱為南天師道。道教的教規、儀范經過寇謙之和陸修靜修訂以後,逐步定型。陶弘景繼續吸收儒、釋兩傢思想,充實道教內容;構造道教神仙譜系,敘述道教傳授歷史,主張三教合流,對以後道教的發展,影響至大。

  隆盛 隋唐北宋時,不少帝王崇奉道教。唐代統治者,自稱老子後裔,奉行崇道政策。唐高祖於武德八年(625)規定三教次序:道先、儒次、佛最後。高宗於乾封元年 (666)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於開元二十五年(737)令“道士女冠宜隸宗正寺”,視道士為宗室;開元二十九年“制兩京、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並崇玄學,置生徒,令習《老子》、《莊子》、《列子》、《文子》,每年準明經例考試”;天寶元年(742)又將莊子號為南華真人,文子號為通玄真人,列子號為沖虛真人,庚桑子號為洞虛真人。其四子所著書改為真經。玄宗還親自為《道德經》作註,制令士庶均須傢藏一本。會昌五年(845)武宗興道廢佛。北宋統治者仿效唐代宗祖老子的做法,宋真宗稱趙玄朗為其族祖,奉作道教尊神,封為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並加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徽宗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又於太學置《道德經》、《莊子》、《列子》博士,並親自為多種道教經書作註;改僧尼為德士,令穿道服,加入道學。唐宋統治者的一系列崇道措施,對道教的發展起瞭促進作用。這時道士人數大增,宮觀規模日大,神仙系統也更為龐雜;經書數量益增,並匯編成“藏”,正式刊行。研究道經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學者相繼出現。如隋唐時有王遠知、孫思邈、成玄英、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呂洞賓、施肩吾;五代十國時有杜光庭、閭丘方遠、彭曉、譚峭;北宋的陳摶、張紫陽、陳景元等,他們對道教的發展都有一定的作用。

  南宋偏安,在與金、元南北對峙的形勢下,道教內部的宗派紛起。新起的道教宗派,力圖革新教理,大多主張道、儒、釋三教結合;在修煉方術方面、著重於內丹,強調精、氣、神的修煉。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創立儒、釋、道兼容的全真道。金元之際,又有劉德仁創立的大道教,後稱真大道教,蕭抱珍創立的太一教,均行之於河北。但歷時不久,即湮沒無聞。唯有全真道因王重陽的弟子邱處機見重於元太祖,而盛極一時。南北天師道為與新起的全真道相抗衡,與上清派、靈寶派、凈明道逐漸合流,到元代歸並於正一道。於是,道教正式分為正一、全真兩大宗派繼續流傳。

  式微 明代中葉以後,道教逐漸轉衰。清代重佛抑道。乾隆時,正一真人官階由二品降至五品。禁止差遣法員傳度,限天師率本山道眾。道光時,停止朝覲。道教在上層的地位日趨衰落,而民間通俗形式的道教仍很活躍。以各種宗教互相融合為特點的民間宗教,雖然派系繁多,思想淵源復雜,但其中有些教派在思想上乃至組織上同道教仍有一定聯系。

  向外傳播  唐代以後,道教曾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和東南亞一帶。道教經籍,遠播歐美。近年來,國外研究道教的學者和學術團體日益增多,國際道教研究的學術活動,也漸見活躍。

戶縣重陽宮的“天下祖庭”碑

  教派 東漢道教初創時,有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的區分。晉代和南北朝以後,又有上清、靈寶等派別先後出現。各道派教義思想基本一致,隻是道法和道術的側重點不一,或師承系統有別。而真正各立門戶的宗派,當是從南宋和金、元南北對峙之時開始。這時有四大教派:

  ①正一道。道教各符籙派的總稱。亦稱正一派,系由天師道長期演變並與上清、靈寶等派逐漸融合而成。其標志是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於元大德八年(1304)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此後,江西龍虎山傳天師法籙的龍虎宗(正一派),清江閣皂山主要傳靈寶法籙的閣皂宗(靈寶派),江蘇句容傳上清法籙的茅山宗(上清派),皆統一於正一派,天師道從此亦名為正一道,其他如凈明、武當等支派均屬之。

  ②全真道。亦稱全真教。由王重陽創於金大定七年(1167)。主張三教合一,認為三教同源,以《道德經》、《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主要經典,在修持方法上,重清修,不尚符籙,不事黃白之術。在教規上,嚴格要求入道者不娶妻,不茹葷,出傢住叢林。全真道的支派較多,屬於依托北五祖的有鐘離帝君鐘離權的正陽派,純陽帝君呂洞賓的純陽派,重陽祖師王重陽的重陽派等;屬於北七真創立的有邱處機的龍門派,劉處玄的隨山派,譚處端的南無派,馬鈺的遇仙派,郝大通的華山派,王處一的崳山派,孫不二的清凈派。此外,北宋時張紫陽撰《悟真篇》,傳紫陽派,本不屬全真道,因元末陳致虛兼受王重陽和張紫陽所傳,統歸全真,後稱張紫陽所傳為南宗,王重陽所傳為北宗。

  ③真大道教。亦稱大道教。滄州劉德仁創於金初。崇尚《道德經》,並吸收部分儒、釋思想。不尚符籙,不重飛升化煉之術,亦不講長生久視之事,而頗重默禱召劾為人治病,一時信奉者甚多。元末逐漸衰落無聞。

  ④太一教。衛州蕭抱珍創於金初。該派道士須出傢,與全真道相類;以傳“太一三元法籙之術”名於世,善祈禳術,以符籙為人治病,則又近天師道。傳至七祖蕭天佑(嗣教約當元仁宗、英宗之世)後,逐漸與正一道合流,其後事跡不詳。

  在真大道與太一道消失以後,全真與正一便成為道教的兩大宗派,流傳至今。

  信仰與教義 道教信仰的核心是“道”。道教的教義思想和神仙方術無不發端於此。道原是先秦道傢的哲學概念。《道德經》裡,把道視為“虛無”,它是超時空的永恒存在,是天地萬物的根源。《莊子》則把道解釋為“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並謂:“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這些得道成仙的思想,皆為道教所利用。他們把道說成是“神異之物,靈而有性”,“為一切之祖首,萬物之父母”。認為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無外,其微無內”,無形無名,有清有濁,有動有靜,“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宇宙、陰陽、萬象皆由此化生。

  東漢明帝、章帝之際,益州太守王阜所作的《老子聖母碑》說:“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明,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把道和老子合而為一。道教繼續發揮瞭這一思想。相傳為張陵所作的《老子想爾註》中,也把老子作為道的化身。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其後,《猶龍傳》又謂:“老子即老君也,乃大道之身,元氣之祖,天地之根也。”於是老子在道教中便神化為眾生信奉的神靈。道是天地萬物之源,因而作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也就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六朝時,道又演化出至高無上的元始天尊,產生三清尊神。以後,又逐漸發展並形成瞭包羅許多天神、地祇、人鬼在內的神仙體系。梁陶弘景“搜訪人綱,究朝班之品序;研綜天經,測真靈之階業”,“捋其高卑,區其宮域”,對神仙地位作瞭排列。道教認為,神仙在其神仙朝班中,各有其不同的品級;並且各有其神通,相成相依,形成無所不能的神力;神仙各有居住的仙境,如“十洲三島”、“天界”和“洞天福地”等。

  道教相信道可以“因修而得”,視“道之在我之謂德”。因此,認為隻要認真修道,就能“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神與道合,謂之得道”。按照這一眾生均可修道成仙的思想,提出瞭一系列道功和道術,如服食、行氣、房中術、守一、外丹、內丹以及齋醮、符籙、守庚申等等。不同道派對修煉方術各有側重,有的重齋醮符籙以祈福禳災,名為符籙派;有的重清修煉養,名為丹鼎派。但都認為:“識元命之所在,知正氣之所由,虛凝澹泊怡其性,吐故納新和其神,高虛保定之,良藥匡補之,使表裡兼濟,形神俱超”,雖未升騰,也“必謂之揮翼於丹霄之上矣”。

  道教的宗教活動有日常誦經禮懺的功課、逢年過節的祭神祝禱以及為信徒作道場祈福消災等。認為“齋直是求道之本”,因此“禮拜、誦經”和“神思”就能達到“洗心凈行,心行精至”的目的,而“收心離境,住無所有”才是“學道之初”。

北京白雲觀道眾在祈福祝禱

  經籍 道教初創時,經籍不多,除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外,重要的有《太平經》,《老子想爾註》等。東晉初,葛洪《抱樸子·遐覽》篇著錄道經凡670卷,符籙500餘卷,共約1200卷。此後,為瞭闡發教義、與佛教相抗衡,造經日多。《靈寶經》、《上清經》、《三皇經》等皆於晉代陸續出現。據考證,上清、靈寶等均系經之總稱,各統經數種或數十種,“後人據先出道經,敷演增修,仍題以原名,卷帙遂因而增多。又據所統經文,修撰齋儀,仍編入此經,種數亦因以孳乳”。隋朝道書增至377部,1216卷。唐開元時,玄宗發使搜訪,道經數目又增至3744卷(或稱5700卷),並列入道藏,以後歷代皆有纂修。至明英宗、神宗時,《正統道藏》和《萬歷續道藏》所收之道經已增至512函,總計5485卷。

  道教經書的內容十分龐雜。但在東晉葛洪時,道書僅分為經、記、符、圖,其中間有涉及服食、煉養、符圖、算律的。南朝宋明帝時,陸修靜上《三洞經書目錄》,始並入方藥類。北周武帝時《玄都經目》增入諸子論。南宋鄭樵《通志·藝文略》更分道書為二十五類,即老子、莊子、諸子、陰符經、黃庭經、參同契、目錄、傳、記、論、書、經、科儀、符、吐納、胎息、內視、導引、辟谷、內丹、外丹、金石藥、服餌、房中、修養等。《正統道藏》的分類方法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內容較《通志》的記載,又有所增加。清康熙年間,彭定求編纂《道藏輯要》,收入道書200餘種,按二十八宿字號分為二十八集,共200餘冊。內容有道教的重要經典、歷代祖師真人著作、科儀戒律、碑傳譜記等,其中還包括部分明代正續道藏以後的晚出道書。

  道教經籍,卷帙山積。一般道士鮮有能觸及全藏者。從道教初創時起,僅《道德經》為道教徒必須習誦的功課。張魯在漢中,還設置祭酒之官,專為入道者講《道德經》。隋代“受道之法”就增演為“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據後來有關宮觀生活的記載,全真道士一般隻誦《道德經》、《玉皇經》、《清靜經》等,而正一道道士大都習誦師授傳承的齋醮經懺。

  

參考書目

 傅勤傢:《中國道教史》,商務印書館,上海書店重印,1984。

 陳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華書局,北京,1962。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Vol.Ⅱ,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