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什葉派主要支派之一。亦稱五伊瑪目派。由什葉派第三任伊瑪目、侯賽因的孫子栽德·本·阿裏的追隨者所組成。740年,栽德·本·阿裏在庫法人支持下,以伊瑪目的名義領導瞭反伍麥耶王朝的起義,失敗陣亡。當時,其追隨者尚未形成統一的組織,宗教思想上亦多分歧;直到阿裏的後裔在這些追隨者中取得瞭精神領袖──伊瑪目的地位之後,才逐漸形成為一個獨立的派別。

  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栽德·本·阿裏的學生艾卜·哈裏德、栽德的孫子艾哈邁德·本··伊薩以及卡西姆·賴西通過著述,闡發教法,對該派的團結曾起過很大的作用。但對該派的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是,經過一系列的起義而建立的伊瑪目政權。864年,由哈桑·本·栽德在裡海南部的泰伯裡斯坦(今伊朗北部地區)建立的神權國傢,曾延續達260多年之久。卡西姆·賴西的孫子哈迪·伊拉·哈克·葉海亞約於897年在也門建立的伊瑪目國傢,時斷時續地延續瞭幾個世紀。這兩個政權促進並擴大瞭栽德派的學說在上述地區的進一步傳播。

  目前,栽德派主要分佈在也門和伊朗。在阿拉伯也門共和國,該派人數約占全國人口56%。在伊朗的信徒為數不多,被稱為努克塔維派。分佈在伊朗裡海沿岸的吉蘭和馬贊達蘭等地。

  該派主張:①關於哈裡發問題。在10世紀前,該派分為兩個主要派系,即巴特瑞派和賈魯德派。前者認為艾卜·伯克爾、歐麥爾和奧斯曼統治的前6年是合法的,而阿裡是哈裡發中最優秀的;後者則認為前三位哈裡發都是不合法的,因為穆罕默德明確指定阿裡為遺囑執行人;②關於伊瑪目問題。該派認為伊瑪目隻是“正確的導師”,而不是神性的部分光輝奇跡般地註入其體內的某個阿裡後裔;認為伊瑪目的殉教主要表現於政治方面,即力圖用武力和神助來取得阿裡派的權力。他們一般不相信“伊瑪目隱遁”之說。10世紀中,栽德派內部對伊瑪目問題進行瞭充分討論,認為阿裡、哈桑和侯賽因三位伊瑪目是先知指定的,但這種指定是隱晦的。從此他們不再譴責前三任哈裡發。該派認為,在法蒂瑪的優秀子孫中推舉伊瑪目,是最理想的;但其他人隻要具備獨立的判斷能力,虔誠,有較高的宗教學識,為瞭進攻或防禦的需要,能夠使用武力手段,為人勇敢等條件也可以成為伊瑪目。他們認為幾個伊瑪目可以同時並存,但其中必有一個是最優秀的,是真正的伊瑪目;③信仰必須伴以身體力行,任何一個犯瞭不贖之罪的穆斯林都無權再做穆斯林公社成員。他們反對在伊斯蘭教中廣為流傳的蘇非主義和崇拜臥裡(聖徒),也不贊同信徒在危難時隱瞞自己的信仰和主張,並反對臨時婚姻;④認為創制法例的大門是敞開的,不僅出身於阿裡後裔的伊瑪目有創制之權,其他人隻要具有創制的條件也可創制。在教法細則方面最接近於哈乃斐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