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諾森三世

  羅馬教皇。原名吉奧瓦尼·羅它裏奧·德·康提。義大利阿納尼城特拉西蒙伯爵之子。曾先後在巴黎和波洛尼亞攻讀神學和教會法。1190年任樞機主教。1198年當選為教皇後,承襲格列高利七世的教權觀點,認為教皇是上帝在世上的代表表,皇帝和國王應臣屬於教皇,並由教皇授予世俗權力。他致力於建立歐洲基督教封建神權的大一統帝國。1210年,他利用霍亨斯陶芬和威爾夫傢族爭奪皇位之機,在德意志挑起內戰,排斥瞭德意志在意大利的勢力,收復瞭過去為德意志和意大利封建主所占的教皇轄地,鞏固瞭教皇在轄地內的統治。他利用西西裡王霍亨斯陶芬傢族腓特烈二世年幼,以監護人身份統治西西裡王國;他幹預英法間的關系,乘英格蘭諸侯反對國王約翰之機,迫使約翰向教皇稱臣,並繳納年貢。英諾森三世又是多次十字軍的發起者。1207年他組織十字軍鎮壓阿爾比派,開教廷用武力鎮壓異端之先例。在教會事務方面,他制定瞭教皇大權獨攬的神職人員任免制度。1215年,他主持召開第四次拉特蘭公會議,頒佈瞭聖餐變體說教義和一系列教會改革條規。在英諾森的扶植下,天主教內出現標榜清貧的托缽僧團,主要派別有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他還加強異端裁判所,並命多明我會士主持。英諾森三世統治時期是教皇權勢的鼎盛時代,教廷勢力在當時的歐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