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兒童初次感染時引起水痘。又稱第四病。對此病毒有免疫力的成人感染時引起帶狀皰疹。水痘主要表現發熱,皮膚及粘膜分批出現皰疹。流行於世界各地,溫帶地區感染率較高。多在冬春季發病。人群對水痘普遍易感,易感兒接觸水痘後約80%發病。6~8歲兒童多數均已感染過水痘,90%的14歲兒童和95%的生育年齡婦女,血清中有特異性抗體。6個月以下嬰兒因有母體傳給的抗體,發病較少。本病無無特效治療,預後好,一般多能自愈。患病後常終身免疫。但是免疫缺陷者如腫瘤、白血病等病人,易患重癥水痘,並發水痘肺炎和腦炎,病死率明顯增高。水痘病人是主要傳染源。自出疹前1~2日至皮疹全部幹燥結痂期間均有傳染性。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或直接接觸傳播,因病毒對外界抵抗力弱,間接傳播者少。

  病原學 VZV屬皰疹病毒科(見帶狀皰疹)。

  臨床表現 初次感染VZV的兒童,經14~17天的潛伏期而發生水痘,表現畏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癥狀。於發熱同時或1~2天內出現皮疹,初為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及皰疹,皰疹呈單房性,大小為3~5mm,皰疹液先為透明,後稍混濁,壁薄易破,周圍有紅暈,常伴瘙癢。皮疹呈向心性分佈,多見於軀幹,其次為面部及四肢,四肢遠端較少,因皮疹分批出現,同一部位皮膚可同時見到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的不同期皮疹,是本病的特征。部分病人口腔、軟腭、眼結膜及外陰部粘膜亦可出現皰疹。約1周後皰疹全部幹燥結痂。1~3周後脫痂,除皰疹繼發感染者外一般不留瘢痕。體弱的嬰兒及兒童、免疫缺陷及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可發生重癥水痘,發熱高,全身中毒癥狀重,全身皮膚有密集皰疹,可融合成大皰,並有繼發性細菌感染。有的皰疹呈出血性,皮膚有瘀點、瘀斑,身體其他部位亦有出血,稱出血型。有的皮疹處皮膚及皮下組織發生壞死及繼發細菌感染稱壞死型。有的可出現肺炎、腦炎、肝炎、腎炎、心肌炎及皮膚繼發細菌感染如丹毒、蜂窩組織炎等,甚至發生敗血癥,此類病人病情重,病死率高。

  診斷 根據接觸水痘患者的病史和典型臨床表現,診斷不難,需和天花鑒別(見表)。不典型病人可做實驗室檢查(見帶狀皰疹)。

水痘和天花的鑒別

  治療 見帶狀皰疹。

  預防 見帶狀皰疹。VZV減毒活疫苗在日本初步試用結果表明,對接觸水痘患兒的易感兒童有保護作用,無明顯副作用,但尚須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