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又名黑死病。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先流行於鼠類及其他野生齧齒動物之間,借助鼠蚤叮咬而傳給人,造成人間鼠疫。鼠類和其他野生齧齒動物是主要傳染源,也是鼠疫桿菌的儲存寄主,肺鼠疫患者痰中含大量病菌,亦為重要傳染源。病原體可借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受染動物或被病獸咬傷而感染。人普遍易感,病後可獲持久免疫。通常有腺型、肺型和敗血癥型。腺型常於夏末開始流行,肺型以冬季為多。臨床主要表現高熱、淋巴結腫大(腺型)、肺炎(肺型)、出血血傾向和嚴重毒血癥狀等。本病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未經治療的腺鼠疫病死率達50~70%,敗血癥型幾達100%。流行區凡有發熱,伴腹股溝或腋下淋巴結腫,特別是有接觸動物寄主史者應高度懷疑鼠疫,一經擬診立即給予特異性治療。鏈黴素、四環素、氯黴素等抗生素均有良效,早期抗生素治療可將死亡率降到5%。末梢血或淋巴結穿刺液塗片革蘭氏染色有兩極濃染陰性桿菌可懷疑本病,細菌培養或動物接種分離出鼠疫桿菌和(或)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鼠疫抗體有4倍以上增高者可確診。

  人類歷史上曾有過數次毀滅性的鼠疫大流行。首次發生於6世紀東羅馬帝國,流行幾乎遍及世界各國,持續50年之久,死亡1億人口;第二次世界大流行發生在14世紀,波及整個歐、亞兩洲,幾乎毀滅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4(死亡總數達2500萬);第三次大流行開始於1860年代,1894年香港大流行,中國雲南、廣州、福州、廈門等地均被波及,死亡達10萬多人,此後10年間鼠疫傳到77個港口,波及32個國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民間鼠疫已得到控制,1960年代以來中國每年僅發生1~10 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范圍的人間鼠疫總的處於平穩狀態,但世界范圍內的鼠疫自然疫源並未縮小,除澳洲外各大洲均有分佈,故不能排除局部地區暴發鼠疫的可能性。

  病原學 日本學者北裡柴三郎和法國細菌學傢A.耶爾森幾乎同時在1894年香港鼠疫流行期間發現並描述瞭本病病原體。鼠疫桿菌,原屬巴斯德菌屬,現歸屬腸桿菌科耶爾森氏菌屬,稱鼠疫耶爾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典型者呈兩極濃染的粗短革蘭氏陰性桿菌,一般單獨存在,偶成雙或呈鏈狀,臨床標本中常伴大量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在動物體內或早期培養基中有莢膜,無運動力,在滲出液和痰中呈桿狀、球形等多種形態。在需氧和厭氧條件下都能生長,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緩慢,肉湯培養基中呈特征性發育,液面形成白色菌膜,底部出現絮狀沉淀或呈“石鐘乳”狀生長(即肉湯中層透明,可見絲狀物自液面薄膜下垂),可借此與其他細菌鑒別。鼠疫桿菌致病力極強,對易感動物(如豚鼠)有時1個細菌即能使之感染,發病並死亡。侵襲力也很強,穿過機體血屏障隻需十幾個小時。已知鼠疫桿菌至少有兩種毒素:一種為可溶性的外毒素蛋白質;另一種為不溶性的脂多糖內毒素,可使傢兔發熱。其毒素和毒力之間並無平行關系。鼠疫桿菌對幹燥、熱或紫外線抵抗力弱,煮沸1分鐘即可被殺死,一般消毒藥如甲酚、漂白粉、新潔爾滅和乙醇等均能殺死鼠疫桿菌,但該菌對於低溫抵抗力很強,在冰凍組織中能生存數月至數年。

  病理 鼠疫桿菌通過疫蚤叮咬侵入人體後,一般經淋巴管到達局部淋巴結,病菌及其毒性代謝產物引起淋巴結及周圍組織劇烈炎癥反應,繼而侵入血循環導致敗血癥和嚴重毒血癥,並使感染波及全身。腺鼠疫可並發敗血癥及肺炎(繼發性肺鼠疫),吸入的染菌塵埃主要引起肺部病變(原發性肺鼠疫)。患腺鼠疫時局部淋巴結有出血性炎癥和凝固性壞死,內含大量鼠疫桿菌,其周圍組織也呈明顯水腫及出血;附近淋巴結也可受累,但炎癥反應較輕。肺鼠疫的主要病理改變為出血滲出性大葉性肺炎改變,氣管和支氣管粘膜亦高度充血,管腔內充滿細菌和漿液性血性滲出液,胸腔內常有血性滲出液。本病的廣泛出血系鼠疫桿菌內毒素對毛細血管作用引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所致。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2~7天,曾接受預防接種者可延長至9~12天。臨床多表現為腺型或肺型,敗血癥型大多系繼發性,其他少見的有皮膚型、腦膜炎型、扁桃體型及眼型等。各型鼠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癥和出血現象。患者常急性起病,突然寒戰,體溫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劇烈頭痛、心動過速、嘔吐、顏面潮紅、球結膜高度充血,步態蹣跚似醉酒狀。皮膚粘膜常有瘀點、瘀斑,並可有鼻衄、咯血、嘔吐及尿血等。

  ①腺型。最常見(占85~90%),多見於流行初期。患部淋巴結腫大為顯著特點。病程等1天即有淋巴結腫痛(腺腫),第2~4天最明顯,以腹股溝部淋巴結最多見(55~70%),腋下(22%)、頸部(10%)、頜下及肘部少見。一般為單側,偶雙側或多處同時出現。淋巴結腫大速度快,每日每時都有顯著變化,局部紅腫熱痛均很明顯。淋巴結大小不等,自豌豆大至鵝卵大,常與周圍組織粘連而不能活動,繼則腺腫漸消散或化膿潰破,潰破後傷口愈合很慢。若無特殊治療,多數病人病情加劇,於3~5天內因毒血癥、心力衰竭和肺炎而死亡,多數病例死於病程第1周。

  ②肺型。多見於流行期高峰。初發病例見於腺鼠疫病人,腺鼠疫約5%伴繼發性肺部病變。原發性肺鼠疫毒血癥明顯,伴高度衰竭、咳嗽、呼吸困難、紫紺、胸痛。病初痰量不多,繼而痰量增多而帶血絲,迅速轉為鮮紅色泡沫狀血痰,內含大量病原菌。肺部體征輕微,僅有少量囉音。若不及時搶救,患者常因休克、心力衰竭而於1~3天內死亡。臨終病人因嚴重呼吸困難和缺氧,全身皮膚高度青紫,故鼠疫又稱“黑死病”。

  ③敗血癥型。原發性敗血癥型是最兇險的類型,稱“暴發性鼠疫”。系病菌直接侵入血循環所致。臨床有過高熱或體溫不升,譫妄或昏迷,並出現休克或心力衰竭,脈細速,血壓迅速下降,皮膚粘膜出血或多處腔道出血。若不立即搶救,可於數小時或2~3天內死亡,病死率可高達100%。

  ④輕型。見於流行初期或末期,或已接受預防接種者,全身癥狀輕微,局部淋巴結輕度腫大甚或缺如。

  診斷 主要依據流行學資料、臨床癥狀和細菌學檢查。血、痰、腺腫穿刺液等培養出病原體或動物接種分離到鼠疫桿菌即可確診;但血清學試驗僅用於回顧性診斷,首發病例必須有細菌學檢查證實。

  細菌學診斷程序為:①塗片鏡檢。血、痰、腦脊液、淋巴結穿刺液等臨床標本直接塗片查菌。②細菌培養。血平板或肉湯增菌培養,根據菌落特征、細菌形態學等診斷。③噬菌體裂解試驗。取可疑菌落塗平碟,加1滴鼠疫噬菌體置溫箱,次日噬菌體流過的地方出現空白噬菌帶,此為試驗陽性,可作確診依據。④動物接種。將標本接種豚鼠皮下或腹腔,3~5天動物死亡後采臟器分離培養。

  鼠疫血清學試驗常用被動血凝試驗,廣泛用於流行學調查及回顧性診斷。

  治療 在發病24小時內開始抗菌治療,即使肺型或敗血癥型也可轉危為安,病程晚期任何藥物均難奏效,故疑診鼠疫應立即抗菌治療。鏈黴素、四環素和氯黴素均具良好療效,青黴素及其他β-內酰胺類藥(如頭孢菌素)對鼠疫無效。以聯合應用鏈黴素和四環素為首選,其次為鏈黴素加氯黴素。碘胺藥為抑菌藥,宜作備用藥,常用磺胺甲基異佪唑(SMZ)和甲氧芐胺嘧啶(TMP)合劑(復方新諾明)。療程均為7~10天。對鏈黴素耐藥病例,慶大黴素及卡那黴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常有良效。此外,應註意嚴格隔離病人,加強支持療法和對癥治療,嚴重毒血癥可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預防 一旦發現病人或疑似病人,應及時嚴密隔離患者和接觸者,所有人員都不得隨意離開現場,並即刻用最快通訊工具向衛生防疫機構上報疫情,以便進行緊急防疫處理(包括現場消毒、滅鼠、滅蚤及檢疫工作)。腺型患者宜隔離至癥狀消失後1個月,淋巴結分泌物3次檢菌陰性;肺型患者宜隔離至起病後6周,查痰6次以上陰性。接觸者應檢疫9天,曾接受過預防接種者應延長至12天。國境上應實施嚴格國境衛生檢疫。疫區的人群和進入疫區的醫務防疫人員應普遍接種鼠疫菌苗,外來人員接種2周後始可進入疫區。菌苗有活菌苗和死菌苗兩種,活菌苗效果較好,反應亦較大。此外應重視個人防護包括穿防疫服、戴口罩及化學預防以保護個人免於感染。化學預防可口服四環素或肌肉註射鏈黴素。

  

參考書目

 戴自英等主編:《實用內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