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性的衛生專門機構,其宗旨是“使所有民族的健康都達到盡可能高的水準”。世界衛生組織並不隸屬於聯合國,而是一個特殊的獨立機構。

  1945年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聯合國國際機構會議上,巴西和中國提出在聯合國系統內建立一個自治的國際衛生組織的倡議獲得一致通過。次年,在紐約召開的國際會議決定設立一個臨時委員會,並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章程。

  1948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章程正式生效,這一天便成為世世界衛生組織日。此後每年4月7日都要圍繞著受到國際社會共同關註的公共衛生問題,選擇特定主題開展紀念活動。截至1987年12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已擁有正式會員國166個,非正式會員國1個。

  任務 世界衛生組織的任務包括:①促進消滅流行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②促進改善營養、住房、衛生設施、工作條件以及環境衛生等其他方面;③鼓勵對衛生事業作出貢獻的科學和專業團體間的合作;④提出衛生方面的國際公約和協議;⑤推進和指導衛生領域中的研究;⑥制訂食品、生物制品和藥品的國際標準;⑦鼓勵從事衛生事業的人們踴躍提出意見。

  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年會正式通過“2000年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的全球策略”。這一策略是1978年在蘇聯阿拉木圖召開的國際基層衛生保健會議上提出的,其目標是要在基層衛生保健八項要素的基礎上,使全世界所有的人得到基本衛生保健服務。這八項要素是:①有關當前最緊迫的衛生問題和對這些問題的識別、預防及控制方法的教育;②改善食品供應和合理營養;③提供足夠的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④婦幼衛生保健,包括計劃生育;⑤針對重要傳染病的免疫接種;⑥預防和控制局部地區的地方病;⑦合理處理常見病和傷害;⑧基本藥品的供給。

  組織機構 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在日內瓦,下設三個主要機構:世界衛生大會、執行委員會、秘書處。世界衛生大會的會期通常是每年5月,地點為日內瓦。出席者為各會員國的代表團,以及有關的國際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執行委員會由31名具有衛生專傢資格的人士組成,由世界衛生大會選出的會員國決定具體人選後任命。秘書處由總幹事領導,包括六個區域辦事處和駐各會員國的代表處。

  世界衛生組織采取權力分散的工作方式,地區辦事處負責所屬會員國的工作。地區辦事處的領導人是地區主任。六個辦事處分別設在埃及亞歷山大港(東地中海區),剛果佈拉柴維爾(非洲區),丹麥哥本哈根(歐洲區),菲律賓馬尼拉(西太平洋區),印度新德裡(東南亞區),美國華盛頓(美洲區)。中國被劃歸西太平洋區。

  總幹事由執行委員會提名,世界衛生大會通過後任命,任期5年。總部各機構人選由總幹事根據大會建立的人事制度任命。地區主任由執行委員會在相應的地區委員會同意下任命。地區辦事處的人選由總幹事和地區主任共同任命。

  世界衛生組織的技術人員多數是醫學和公共衛生專傢,同時也有護理、藥劑、牙科、獸醫、生物學、化學、經濟、統計、圖書館科學等多方面的專傢。

  總部負責建立技術的及行政的政策和程序。地區辦事處負責制訂具有地區特征的政策和監督該地區的活動。地區主任是地區的技術和行政領導,由這一區域內的會員國產生。大多數會員國設有世界衛生組織代表處,常駐代表領導代表處的工作,作為高級官員負責世界衛生組織在這個國傢中的活動,支持該國傢衛生項目的計劃和實施;協助該國準備和執行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的策略,並將該國的具體衛生問題通報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隻指導和協調國際衛生活動,不是具有超越所在國行政權力的超國傢“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的代表處設在北京。

  世界衛生組織的經費由各會員國根據國力分擔,也接受政府和民間的捐助。1980年代的經費總計約100億美元。

  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保持聯系和合作。

  世界衛生組織重視醫學教育和衛生信息傳播,把健康教育作為防治疾病的一種重要手段。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期刊有《世界衛生論壇》、《世界衛生》、《世界衛生組織公報》、《國際衛生立法文摘》、《世界衛生組織藥物信息》等,此外還出版各種醫學專業的或科普的書籍。幾乎所有出版物均有英文及法文版,部分出版物有阿拉伯文、中文、西班牙文及俄文版。世界衛生組織有自己的出版社和發行渠道,出版物免費或出售給需要的部門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