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胸前區的器官,左右各一,兒童和成年男子不發育。在女性青春期後乳房開始發育,其功能除作為第二性征的一部分外,於分娩後能分泌乳汁以哺育嬰兒。乳房內有15~20個以乳頭為中心呈輻射狀排列的腺葉。每個腺葉內含有腺泡及導管(輸乳管)。葉間由結締組織間隔。導管開口於乳頭。乳腺小葉間質中有纖維束,將乳腺管與胸肌筋膜及真皮緊密相連,乳房後有脂肪組織,有如軟墊,該外結締組織亦較疏鬆,故乳房能在胸大肌表面推動。乳頭及乳暈處有平滑肌,哺乳期肌內收縮,使乳汁排出。乳頭平滑肌收收縮可使乳頭勃起。男性乳房似青春期前的女性乳房,僅含短窄的導管。

  乳腺的發育、泌乳及萎縮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調控,與胰島素和甲狀腺素也有關。嬰兒出生後2~3天,乳頭可有初乳分泌,這是與來自母體的性激素的突然低落而催乳素繼續刺激有關。幼時乳腺僅含簡單的導管。從10~11歲左右,乳腺開始青春期發育,乳房增大,乳暈擴展,色素增加,但主要是導管系統的增長和分枝。月經來潮後,體內雌激素與孕激素水平交替升降,雌激素使乳腺導管伸延,孕激素促使腺泡增生。月經期,乳房血管擴張充血,間質水腫,在經前3~5天最為顯著,此時可出現一側或雙側乳房脹痛。經後5~7天上述變化明顯減輕,乳房變為柔軟,此時是檢查乳房或復查乳腺結節的最好時期。妊娠期間,垂體分泌催乳素,妊娠後半期分泌量漸增並持續到分娩後。胎盤分泌胎盤生乳素,促使乳房發育,乳房,乳頭變大,容易勃起,乳暈著色加深,乳腺腺體及脂肪組織增加,靜脈充血,雌激素和孕酮分泌量逐月增加,使合乳腺發育,但抑制泌乳,臨產前乳腺發育達高峰,為分娩後泌乳作好準備。分娩後,抑制泌乳素分泌的雌激素與孕酮減少,而催乳素增加,乳腺開始泌乳。妊娠早期起,乳房已分泌少量黃色液體──初乳,初乳分泌可持續到分娩後2~3天。產後4~5天,乳房更加增大,充實,局部溫度升高,乳汁分泌,最初乳汁量少,色灰白,後乳汁變為白色,數量亦較多。在排乳過程中,垂體催乳素的分泌還受下丘腦分泌的催乳素抑制因於(PIF)和催乳素釋放因子(PRF)的調節。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5-羥色胺也有促催乳素分泌的作用。嬰兒吸吮乳頭,反射性地引起催乳素和垂體後葉催產素的分泌,使導管肌上皮細胞收縮而排乳。停止哺乳後,嬰兒不再吸吮乳頭,催乳素抑制因子被釋放,乳汁生成減少以至停止。但此種變化與閉經後的乳腺改變並不一樣,前者無小葉及腺泡數目的減少,僅是體積的縮小。哺乳期間,排卵抑制,長時期閉經,子宮萎縮,有避孕作用。閉經後,由於卵巢功能的停止,乳腺腺泡成分逐漸減少,乳腺內僅有脂肪結締組織和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