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特製的器械(內窺鏡)置入孕婦或患婦科疾病的婦女體內以瞭解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進行診斷或治療。包括陰道鏡、腹腔鏡、宮腔鏡,其中陰道鏡為無創傷性內窺鏡術,其餘為創傷性內窺鏡術。

  陰道鏡 1925年開始用於臨床。是一種可將子宮頸陰道部粘膜放大10~40倍的支架顯微鏡。可觀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宮頸表面微小的病變,發現可疑部位即可取活組織作病理檢查。新型的陰道鏡配備玻璃纖維光源,教學目鏡鏡,照相、電視、激光治療設備,綠濾色鏡,可清晰觀察血管。對宮頸表面形態和終末血管可作動態觀察,對早期診斷宮頸癌前病變和癌起到重要作用。

  陰道鏡檢查常用於下列情況:①陰道脫落細胞檢查帕帕尼古拉烏氏分級Ⅱ級以上;②病史或肉眼可疑癌變;③錐切或全切子宮前決定手術范圍;④診斷外陰和陰道疾病。

  陰道鏡下針對性活體組織檢查的診斷正確率比盲目活檢高,可及早找出病灶,診斷癌前病變和早期宮頸癌,但頸管內癌變不易觀察到。若臨床或宮頸刮片與陰道鏡不符時,須行陰道鏡檢加頸管搔刮或錐切,以免漏診。

  宮腔鏡 用以觀察宮腔內部結構和病變的金屬硬管式內窺鏡。1869年首次應用於臨床。宮腔鏡配有望遠鏡及纖維導光束,擴張宮口後,將其插入,再推入膨宮液,即可進行檢查和治療。宮腔鏡可在直視下觀察活檢,診斷正確率比子宮造影和刮宮高。常用的有三種類型:①全景式宮腔鏡。有充盈宮腔裝置,宮腔用液體或氣體膨脹後觀察全景。②接觸式宮腔鏡。直接接觸宮腔組織。③顯微宮腔鏡或稱顯微陰道宮腔鏡。裝有放大鏡片,可放大觀察細微結構。除外生殖道炎癥後,宜擇月經前半期進行操作。先皮下註射阿托品以解痙止痛,子宮兩旁各註1%奴佛卡因作局部麻醉。擴張宮口後先插入導管,用生理鹽水沖洗宮腔粘液或血液,再插入宮腔鏡。助手緩慢推入膨宮液,視野清晰後前後左右順序觀察全景。

  宮腔鏡主要用於:①鑒別各種原因的子宮出血,如內膜增生、肌瘤、息肉、腺癌、絨毛膜上皮癌、葡萄胎殘留、不全流產等。②閉經、月經少、痛經病例,以除外宮腔粘連或結核等。③尋找不孕、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以除外子宮內口缺損、畸形、肌瘤、粘連等。④尋找遺失的節育環及放置輸卵管口堵塞器。

  若有盆腔感染、子宮活躍出血、妊娠、嚴重心肺疾患或血液病、過敏體質等情況時,不宜應用。

  腹腔鏡 是附有冷光纖維光源的自腹壁臍部切口插入腹腔(在婦科主要為盆腔)的內窺鏡。管腔內可置剪刀、輸卵管絕育器等手術器械,並配有充氣器、電凝設備等,可用於一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婦科應用更廣(見圖)。術前先行人工氣腹局部麻醉後作腹壁臍部切口,可不切開腹膜,這稱為關閉式腹腔鏡手術。鏡下可以清楚觀察盆腔臟器。術後恢復快,故可以代替部分剖腹檢查手術。使用不當,亦可能發生氣栓、大出血、心跳驟停或臟器損傷等並發癥。為此,美國有人主張剖腹打開腹腔後再使用腹腔鏡操作,這稱為開放性腹腔鏡手術,手術操作較關閉式繁瑣、費時,熟練者少用此法。

  腹腔鏡在婦科領域應用於:①診斷和鑒別診斷。如不孕癥的檢查,瞭解性腺狀況,探查性早熟的原因,檢查生殖器畸形、子宮穿孔及盆腔包塊,和查找腹痛原因等。②手術操作。如活體組織采取、分解粘連帶、穿刺囊腔液、電凝異位的子宮內膜和小卵巢囊腫剔除和取出輸卵管妊娠的胚胎組織等。③計劃生育。往輸卵管置矽膠環、金屬夾或行電凝絕育術,取出異位入盆腔的宮內節育器,取卵母細胞作體外受精研究。

  手術禁忌癥為:嚴重的心臟或肺功能不全,膈疝,腹部包塊超過12周妊娠大小,廣泛性腹膜炎史或手術粘連,大量腹腔內出血,重度腸脹氣,過度肥胖,嚴重高血壓,急性盆腔炎,有藥物過敏史,凝血機制障礙,神經癥或經常虛脫(見內窺鏡術)。

  胎兒鏡 以直徑1.7~2.7mm的光學纖維制造的內窺鏡,在B型超聲指示下,從母體腹部穿刺,經子宮壁進入羊膜腔,為胎兒進行檢查和治療。B型超聲檢查、羊水檢查均為圍產醫學產前診斷的新技術。用胎兒鏡可以:①直接窺診。常用於檢查胎體外表畸形,如診斷面裂、多指(趾)、並指(趾)、臍疝、腦脊膜膨出、外生殖器異常等。②抽取胎血。診斷β型地中海貧血、血友病、遺傳性免疫缺陷、酶缺陷等遺傳病、代謝病、鑒別胎兒血型,並可直接取胎兒皮膚、肌肉、毛發進行活體組織檢查以診斷皮膚缺陷、迪謝納氏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等病和微量元素缺乏。③進行宮內治療。如給胎兒輸血(輸入胎兒腹腔或臍靜脈),對腦積水或泌尿道梗阻等畸形胎兒放置導管引流,還可用激光行無出血切除寄生胎以及治療臍疝。進行胎兒鏡術的時間根據羊水量、胎兒大小、臍帶粗細和操作目的而定。如至15~17孕周,羊水已足量,胎兒仍較小,最宜觀察外形。自1974年報道用胎兒鏡抽取中孕胎兒血以來,全世界已有20多個醫療中心進行數千例次,沒有發生孕婦死亡或胎兒明顯殘廢,胎兒死亡率<5%。操作失敗主要是沒有抽到胎血或羊水,偶損傷胎盤或臍帶造成血腫,引起胎死宮內或流產。能用B型超聲和羊水檢查診斷者,不必行胎兒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