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組絲孢菌(絲孢綱的一組具有暗色壁的真菌)引起的疾病。特徵是在組織內形成暗色壁的菌絲或芽孢,侵犯皮膚、皮下組織或形成系統性感染。本病少見。

  侵犯皮膚和皮下組織的稱為皮下組織暗色絲孢黴病,過去叫皮下組織暗色真菌囊腫。開始表現為皮下肉芽腫,後來中心壞死,形成皮下囊腫,化膿後變成皮下膿腫,外有包膜。也有的開始為皮膚丘疹,後來變成肉芽腫損害,與著色芽生菌病不易區別。但在組織內沒有厚壁多分隔的棕色孢子,而有棕色菌絲或芽孢。常由皮皮炎外瓶黴、甄氏外瓶黴、棘狀外瓶黴等引起。

  侵犯腦部的叫做腦部暗色絲孢黴病,主要引起腦部囊腫,以後化膿形成膿腫,可為單個或多個,引起相應的神經癥狀。在囊腫壁內或囊腫內有棕色菌絲。培養多可得到班氏枝孢黴。暗色絲孢黴病極少見,但預後不好,不易治療。

  暗色絲孢黴病若能早期發現,早期切除患部則預後較好。有系統性感染的病例可試用氟康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