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或器械的機械力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方法。物理療法的一種,是人類與疾病作鬥爭中使用最早、流傳很廣、療效顯著的治療方法之一。此法在中外沿用數千年,並隨社會文化的發展,不斷地豐富和提高。中國漢代以前古籍稱之為導引,明代以後稱按摩,應用範圍日益擴大,手法更臻完善。中醫目前多稱為推拿。西方按摩和手治法等手法操作與中醫推拿雖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實施手法和理論基礎又有一定差異。中醫推拿論陰陽虛實、循經絡、辨證施治,治療中重視補、瀉手法。西醫手法治療和按摩療療法重視運動功能和人體解剖結構,治療從調整解剖關系的異常和恢復功能入手。中醫捏脊是中醫推拿的一種特殊手法,多用於小兒,用以調整內臟功能,增強體質。

  機理 人體受按摩的機械力作用時,受力局部神經、血管和肌肉等發生應答,並通過神經-體液途徑影響遠隔器官。因而可調節人體功能,改善或消除病理狀態,促進組織的再生和修復,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按摩作為綜合治療方法之一,可配合理療、體療、藥物治療等,用於神經損傷、關節活動受限;也可單獨應用,如用於小兒消化不良。

  按摩實施以術者雙手操作為主,亦可用器械代替,但後者效果遠較手操作差。按摩手法因施力方式、用手的部位和治療目的不同,大致可分為6類,即撫摩(或稱按撫)、摩擦、揉捏、壓迫、振顫和叩擊。一般在按摩開始和結束時采用撫摩手法,其間利用其他手法。不論應用何種手法,都應遵循力量由輕到重、頻率由慢到快、時間由短到長、作用由淺及深的原則。每次治療和療程中,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和對治療的反應,隨時調整或變換手法,甚至個別患者需要停止治療。按摩治療對人體的作用取決於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受力部位和患者的身體狀況。

  作用 按摩對機體的主要作用如下: ①對皮膚的作用。促進皮膚血液和淋巴循環,改善局部營養和代謝功能,增加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提高皮膚的柔韌性和彈性;軟化瘢痕,松解瘢痕攣縮和皮膚與皮下組織的粘連。②對循環系統的作用。不僅使局部皮膚和肌肉的靜脈、淋巴回流加速,還可使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管徑增粗,提高局部供血。按摩促進毛細血管管壁的通透性,這對組織吸取營養、排除廢物、消退水腫十分有利,因而按摩能提高組織的修復和再生能力,改善或消除病理進程。在四肢用較重手法按摩,可使肌肉的血液回流加速,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壓。③對運動器官的影響。在循環和營養改善的基礎上,肌肉的張力和容積增大,可防止和治療肌肉萎縮。按摩對消除運動後的肌肉疲勞效果良好,實驗證明,在肌肉疲勞消失過程中進行按摩,不但疲勞消除快,而且肌肉再工作的能力也較未按摩者明顯增強。按摩可增加肌腱和韌帶的彈性,增大關節活動范圍,若輔以被動運動則效果更著。按摩還可促進關節積液吸收,松解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粘連,增加關節的活動度。④對神經系統的作用。輕手法撫摩可降低局部和大腦的興奮性,用以鎮靜和止痛。重手法的揉捏和叩擊有明顯的興奮作用。按摩的機械力刺激神經感受器,通過反射作用於相應的內臟器官,調整其功能。如刺激頸肩部可改善顱內循環,按摩腹部可調節胃液分泌。受損神經經按摩後再生能力增強。

  按摩又有心理治療作用 按摩時配合語言啟發或暗示,可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增強其與疾病鬥爭的信心,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臨床應用 按摩應用廣泛。常用於急性和慢性軟組織損傷、周圍神經損傷和炎癥、神經疾病或廢用所致的肌肉萎縮、因神經疾病或血管運動功能不良引起的肢體循環障礙、外傷或術後粘連、神經癥、小兒消化不良等疾病。急性化膿性炎癥、惡性腫瘤、有明顯出血傾向、重癥晚期惡病質等不宜按摩。

  按摩一般無需特殊設備,方法簡便,療效較好,患者自身和傢屬均可掌握應用,故廣泛用於治病和保健。

  

參考書目

 郭萬學主編:《理療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