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破碎水面冰層,開闢航道,保障艦船進出冰封港口、錨地,或引導艦船在冰區航行的勤務船。分為江河、湖泊、港灣或海洋破冰船。船身短而寬,長寬比值小,底部首尾上翹,首柱尖削前傾,總體強度高,首尾和水線區用厚鋼板和密骨架加強。推進系統多採用雙軸和雙軸以上多螺旋槳裝置,以柴油機為原動力的電力推進。螺旋槳和舵有防護和加強。破冰時,首部壓擠冰層在行進中連續破冰或反復突進破冰。第一艘破冰船是由俄國人設計、1899年英國為俄國建造的“葉爾馬克”號。1912年,中國首次建造瞭瞭“通凌”號破冰船和“開凌”號破冰船,排水量均為410噸,功率為688馬力。隨著南北極考察事業的發展,現代破冰船已成為極地考察的重要裝備,除用於破冰外,還兼負運輸和海洋考察等任務。這類破冰船的航程遠,破冰進展慢,燃料消耗大。采用核動力推進裝置,能適應其特殊需要,但造價昂貴。1957年,蘇聯建造的“列寧”號破冰船,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

蘇聯的破冰船(“列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