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在陝西省大荔縣以北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戰役。1948年8月,澄郃戰役後,國民黨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為防止西北野戰軍南下威脅潼關和再出西府(西安以西涇渭兩河之間地區),以第17、第38、第36、第90、第76軍等部駐守大荔、永豐、蒲城地區,以第1、第65軍等部駐守富平、興平之線。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為配合中原及晉中秋季攻勢作戰,決心集中第1、第2、第3、第4、第6等5個縱隊6萬餘人求殲第17、第338軍。10月5日,西北野戰軍由澄城、郃陽地區出發,6日拂曉首先攻擊永豐鎮、韋莊鎮、寺前鎮地區的第17軍,殲滅其1個師大部,並包圍其1個團於永豐鎮。第17軍餘部於當日黃昏自韋莊鎮向西南突圍。西北野戰軍除以第4縱隊繼續圍攻永豐鎮並於7日晚全殲守軍外,主力從7日晨開始轉而進攻位於宜井附近地區的第38軍,殲滅其1個多團。第38軍主力於8日退到洛河西岸。西北野戰軍即準備在原地轉入休整。此時,胡宗南又以由耀縣、興平、潼關等地調來的第65、第1軍等部,及原在蒲城、大荔地區的部隊,共13個師約9萬人,企圖在荔北平原同西北野戰軍決戰。11日,第1、第65軍共6個師,由大荔分左右兩路向北進攻。12日,西北野戰軍乘第65軍立足未穩之機發起反擊,在漢村、李傢坡、大壕營等地殲滅該軍1個團另2個營。西北野戰軍鑒於胡宗南後續增援部隊將要抵達,再戰不利,於當日黃昏停止攻擊,部隊逐步北撤,至18日轉移至韓城、石堡以南地區休整。此役,西北野戰軍共殲國民黨軍2.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