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給軍隊裝運物資的、具有一定容積(不小於1立方米)和堅固耐久性、在車運輸過程中能反復使用的容器。它裝有便於快速裝卸和轉運的裝置,是配合各種運輸工具使用的重要運輸設備。

  集裝箱可將零散的物資集裝在一起,物資無需中途倒裝,便於機械化裝卸和組織水、陸、空聯運。戰時還可用作野戰住房、指揮所、醫療所、掩體和倉庫等。由於它裝卸、運輸快速,貨物不易散失、損壞,節省人力和費用,許多國傢軍隊都廣泛採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首先把集裝裝箱用於軍事運輸,到60年代,在侵越戰爭中已大量使用民用和軍用集裝箱,其中僅軍用集裝箱就有15萬個以上。70年代以來,集裝箱運輸已成為改進部隊後勤供應的一項重要措施,一些發達國傢的軍隊在充分利用民用集裝箱的基礎上,積極研制適合野戰條件下運輸的各種軍用集裝箱,有的還開始研究試用集裝箱儲存物資,采取儲運結合的方式,提高快速補給能力。中國人民解放軍從70年代後期開始采用集裝箱運輸,並開展瞭對特種貨物集裝箱的研制。

待運的軍用集裝箱

  軍用集裝箱的種類和規格與民用集裝箱基本相同。一般分普通貨物集裝箱和特種貨物集裝箱兩類。前者多數為具有風雨密性的通用集裝箱,少數是專用集裝箱,如板架式集裝箱、敞頂式集裝箱等。後者主要有絕熱集裝箱、冷藏集裝箱、彈藥集裝箱、成套維修備件集裝箱等。按其總重(自重加載重)分,有1噸、5噸、10噸、20噸、30噸等多種規格。規格較大的集裝箱具有較高的裝卸作業效率和經濟效益,但需配備大型裝卸運輸工具。規格較小的集裝箱對各種裝卸運輸工具和道路條件的適應性強,便於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