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帽、底火、點火管、延期件、雷管、傳爆藥柱、導火索、導爆索以及啟動器、切割索等一次作用的含能機構或元件的總稱。常用於引燃火藥,引爆炸藥,還可作為小型驅動裝置,用以快速打開活門、解除保險及火箭級間分離等。

  傳爆序列 火工品中的炸藥或火藥,可由多種形式的能量如機械能(針刺、撞擊、摩擦等)、熱能(火焰)和電能等引發。為瞭保證使用安全並能適時可靠地引燃或引爆彈藥,在彈藥中往往以多種火火工品組成一定的序列,稱為傳爆序列或傳火序列。例如在引信和藥筒中的火工品一般按感度遞減、威力遞增的原則排列,最後以較大的能量輸出,適時可靠地引發彈丸主裝藥或藥筒發射藥。在引信的傳爆序列中,火工品組件的種類和數量取決於對引信的戰術技術要求。例如,彈丸的主裝藥量較大時,可在傳爆藥柱與主裝藥之間安置一個藥量稍大的輔助傳爆藥柱;火帽與雷管之間距離較遠時,可在其間安置接力藥柱。電引信傳爆序列的首發組件需用電雷管或電點火管等。

  火帽 能產生火焰用於引燃或引爆的敏感元件,通常由金屬殼內裝擊發藥組成。它由機械能(撞擊、針刺或摩擦)引發後,噴出火焰,可引燃延期藥、點火藥、發射藥或火焰雷管等。典型的火帽見圖1。撞擊火帽用於底火,由槍或炮的圓頭擊針撞擊發火,點燃發射藥;針刺火帽用於引信,由擊針刺入而發火,然後點燃後續火工品;摩擦火帽用於拉發手榴彈,由火帽中的摩擦子摩擦發火,引燃延期藥,再引爆火焰雷管。火帽中的擊發藥主要由可燃劑、氧化劑和起爆藥混合而成,也可附加其他成分以改進其性能。藥劑的成分、配比、粒度和裝藥密度,都影響火帽的感度和引燃能力。最早的火帽制於1807年,是一種以氯酸鉀、碳和硫的混合物為擊發藥的撞擊火帽。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使用的擊發藥為硫化銻、氯酸鉀和雷汞的混合物,由於它對槍膛有腐蝕作用,故稱為腐蝕性擊發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瞭無腐蝕性擊發藥,其主要成分是硫化銻、四氮烯、三硝基間苯二酚鉛和硝酸鋇。針刺火帽的針刺藥主要成分與擊發藥相類似,但針刺感度較高。

圖1 火帽

  底火 用於藥筒中引燃發射藥的復合裝置,由發火裝置(火帽或電發火件)、傳火藥和其他零件組成。可由撞擊能或電能引發。底火應能夠防止發射藥燃燒產物氣體的泄漏。其典型結構見圖2。為瞭加強點火能力,有時在底火上裝有多孔的長傳火管,插入發射藥中間。管中裝傳火藥,火焰從管壁孔噴出,點燃發射藥。用電引發的底火可以提高火炮的射速,並能使火炮齊射。

圖2 底火

  雷管 引爆炸藥的火工品。引信雷管按引發方式不同可分為火焰雷管、針刺雷管和電雷管,其典型結構見圖3。雷管的威力主要取決於底層猛炸藥的種類、藥量和裝藥密度,常用的猛炸藥為黑索今、太安。雷管的感度取決於最上層的敏感藥劑。雷管的中間層裝起爆藥,常用的是氮化鉛,它能保證底層裝藥的起爆。工程火雷管和工程電雷管用於工程爆破。電雷管由火雷管加電發火件組成。一般電發火件的結構是:在穿過絕緣塞的兩根導線端部焊上塗有發火藥的細電阻絲(稱橋絲),橋絲電阻通常為1~2歐姆,發火電流約為1安培,安全電流約為0.05安培。如果在電發火件和火雷管之間加裝延期管,則組成延期雷管。

圖3 雷管

  1865年瑞典化學傢A.B.諾貝爾首先發明瞭雷汞雷管,用來引爆硝化甘油。1907年維列爾在德國取得用氮化鉛代替雷汞裝填雷管的專利。最早的電雷管出現於19世紀80年代。電雷管的應用給多發同時起爆和遠距離起爆提供瞭可能性。因為電火工品易受外界電能的影響,所以某些電火工品必須具有防靜電、防射頻、防雜散電流和防高壓感應電流的能力。因此,除在電路上采取屏蔽措施外,研制瞭能防靜電、防射頻的電雷管。為適應其他各種技術要求,還研制瞭無起爆藥雷管、耐高溫雷管等特種雷管。

  點火管 一種用於引燃拋射藥和火箭固體推進劑的火工品。由電引發的點火管,管中裝點火劑,其結構和電雷管中的發火件類似;用機械能(如利用擊針作用)引發的點火管,其作用和底火類似。

  延期件 利用藥劑的燃燒速度控制點火時間的火工品,如時間藥盤、延期藥柱和保險藥柱等。通常以黑火藥或金屬可燃劑與氧化劑的混合物作為裝藥。某些有機化合物如苦味酸鉀等也可作為單質延期藥。

  傳爆藥柱 用於傳遞和擴大爆轟能量的火工品。常用於擴大雷管的能量,引爆較鈍感的主裝藥。傳爆藥柱一般由較敏感的猛炸藥壓制而成,過去常用特屈兒,現在多用太安、黑索今,有時也用奧克托今。在主裝藥量過大,不易被一個傳爆藥柱完全起爆時,可加輔助傳爆藥柱。

  索類火工品 包括導火索、導爆索和切割索。導火索用於傳遞燃燒火焰,達到延期點火的目的。它以黑火藥為芯,外纏數層棉、麻和紙。防水導火索外皮有耐水塗料,或采用塑料外皮。一般的導火索外徑約6毫米,每米燃燒時間為100~140秒。黑火藥芯的導火索是英國人W.比克福德於1831年發明的,故又稱比克福德導火索。導爆索用於傳遞爆轟,其外形和結構都與導火索相似,但外皮的顏色不同。導爆索也有以金屬(如鉛)做外皮的。藥芯常用黑索今、太安等猛炸藥,以7000米/秒或更高的速度傳爆。鉛皮的導爆索做成 V形斷面,爆轟時能形成線形金屬流,可用於切割金屬板,稱為切割索。1908年在法國出現瞭導爆索的專利,開始是用鉛管,內裝梯恩梯。20 世紀70年代瑞典有人發明瞭一種非電導爆管(NONEL管),用高強度的塑料管子,內壁塗含鋁粉的太安或奧克托今,裝藥量約16毫克/米,爆速為2000米/秒左右。這種導爆管可以大大提高爆破網路對靜電、射頻、暗電流的安全性。

  啟動器 一種以爆炸(爆燃)產生的氣體為動力的傳動裝置。這種裝置的結構類型較多。用於完成遠距離操縱的一次性小動作,如閉合開關等。小型啟動器常用的裝藥為三硝基間苯二酚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