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防化部門和專業部隊、分隊人員為組織防化保障和掌握防化裝備器材而進行的訓練。目的是提高防化保障能力,保障軍隊在遭到核、化學、生化武器襲擊時,避免或減少傷害,保持持續的戰鬥力。

  防化兵專業訓練,是隨著化學武器、生化武器、核武器先後出現而逐步發展起來的。1939年,針對侵華日軍多次使用毒劑,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一分校設立防化學隊,為部隊培訓骨幹,擔負指導軍民防毒的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1年成成立瞭防化兵學校,系統培訓防化軍官。1953年,防化、噴火、發煙等部隊、分隊相繼組建,進行瞭系統的正規訓練。60年代以後,防化裝備逐步改善,特別是經過歷次核試驗和軍事演習的鍛煉,防化兵專業訓練內容日益豐富,訓練質量有瞭明顯提高。

  防化兵專業訓練分為指揮軍官、技術軍官和士兵的訓練:①指揮軍官訓練的主要內容有:專業基礎理論,外軍核、化學、生物武器使用原則及手段,軍隊防護措施及其組織工作,防化裝備的技術戰術性能及其使用等。其中,參謀人員重點學習組織防化保障,專業分隊的運用,以及計算數據、繪制圖表等參謀業務;部隊、分隊指揮員著重學習專業技術,專業部隊、分隊的行動原則、行動方式和組織指揮等。②技術軍官訓練,分化驗、工事的防化設施維護、機械和儀器維修等專業,訓練的主要內容有:專業基礎理論,毒劑化驗分析,防化器材和車輛的構造、原理、管理、檢驗和維修技術。③士兵訓練,分觀測、偵察、洗消、噴火、發煙等專業,訓練的主要內容有:專業基礎知識,裝備器材的構造、使用,核觀測,化學觀察,化學輻射偵察,沾染檢查,消毒和消除沾染,噴火,煙幕保障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分隊水面偵毒訓練

  防化兵專業訓練通常按理論學習、裝備器材操作和專業戰術訓練的程序進行。訓練中,強調在各種季節和天候條件下,穿著防護器材長時間連續執行任務,鍛煉軍官和士兵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重視“一專多能”和技術能手、優秀噴火手的訓練。有計劃地參加合成軍隊的實兵演習,提高防化分隊的保障能力,鍛煉噴火分隊與步兵協同作戰的技能,以求在各種復雜的情況下迅速、準確、熟練地完成戰鬥任務。

  防化兵專業訓練,一般須有較完善的實驗條件、實毒訓練場地和模擬武器器材,在近似實戰的條件下進行嚴格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