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東南端與小亞細亞半島西北端之間、溝通地中海和馬爾馬拉海的水道。位於土耳其西北部。為歐、亞兩洲分界線之一段。東北—西南走向。長約65公裡,寬1.3~7.5公裡。水深57~70米,最深106米。西北岸為丘陵,東南岸為平原。最窄處恰納卡萊和基利迪爾巴希爾歷來為設防重地。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1月5~10℃,7月20~25℃。年降水量400~600毫米,3~10月多北風和東北風,10月至次年3月多西南風。全年多風暴和霧,影響航行。峽內海水交流現象明顯。。表流,由黑海流向地中海,流速1~3.2節,鹽度25.5~29‰;底流,由地中海流向黑海,鹽度38.5‰。主要港市有東岸的恰納卡萊,西岸的蓋利博盧等。達達尼爾海峽與博斯普魯斯海峽共為黑海沿岸國傢的重要出海口,蘇聯黑海艦隊通往大西洋、印度洋之咽喉要道。海峽歸屬多變,14世紀時為東羅馬帝國領地,後歸奧斯曼帝國。1807年,俄、土海軍曾在此交戰。1923年《洛桑公約》規定,海峽地區實行非軍事化並對各國船隻開放。1936年《蒙特勒公約》恢復瞭土耳其對海峽的主權。

達達尼爾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