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鈞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10年11月26日生於四川省達縣河市壩村。在省立師範學校讀書時參加過愛國進步活動。1926年冬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擊退叛軍夏鬥寅部的戰鬥。同年8月參加國國民革命軍第20軍獨立團。9月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在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3團任排長,隨軍上井岡山。後任中國工農紅軍連長、贛西遊擊縱隊參謀長、團政治委員、師長、第15軍軍長、第5軍團參謀長。參加龍源口戰鬥和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曾獲二等紅星獎章。長征前期,參與指揮5軍團擔負中央紅軍的殿後任務。第一方面軍與第四方面軍會合後,任第四方面軍第9軍參謀長,同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鬥爭。1936年任第二方面軍第6軍軍長。1937年8月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旅長。同年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38年起任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抗大第二分校校長、軍事學院副教育長、陜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上級幹部大隊大隊長,人民解放軍兵團副司令員兼軍長,參加遼沈、平津、衡寶、廣西諸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南軍區副司令員,率部清剿湘西國民黨殘餘武裝和土匪,後協助劉伯承組建軍事學院,任訓練部副部長、教育長、副院長、代院長。1957年起任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74年2月6日病逝於北京。著有《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196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