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陸東北部半島。東臨日本海,西濱黃海,北界鴨綠江和圖們江,南瀕朝鮮海峽。南北長840公裡,東西寬170~360公裡。面積21.4萬平方公裡。人口5693.9萬(1981)。扼東亞海上交通要衝。

  半島為狹長形,略呈南北走向,山地約占75%。北、東部地勢高峻,向西、南漸低。北部主脈蓋馬高原,起伏較小,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海拔一般1000~1500米;高原東、西、南三側為摩天嶺、狼林和赴戰嶺山脈,其間峰巔嵯峨,層巒疊嶂,海拔拔多在2000米以上。東部主脈太白山脈,從元山沿海岸南下直抵釜山,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下;山區大部被森林覆蓋,不便通行。西、南部沿海多為平原。半島上江河較多,主要有大同江、漢江、洛東江等,河寬一般20~30米,中下遊可通航。東海岸陡峭,岸線平直,近海水深島少,便於艦船活動;西、南海岸蜿蜒曲折,多島嶼港灣。半島交通發達,鐵路主要集中在西部,沿途多隧道、橋梁,北半部多為電氣化鐵路,南半部首(爾)釜(山)線為重要戰略幹線。公路多盤山修築,彎急坡陡,首爾(漢城)與釜山、仁川、江陵間有高速公路相通。半島屬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征。平均氣溫:1月-6~-20℃,8月22~26℃。年降水量:北部500毫米,南部沿海近1500毫米。近海春夏多濃霧,能見度低。冬季多北風和西北風,北部風力可達6級;夏季多南風和東南風,風力約2級;6~9月南部有臺風。

  半島開發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前3世紀,就有古朝鮮之稱。公元前1世紀,出現瞭新羅、高句麗和百濟三國。7世紀,新羅首次統一半島。10世紀,建立高麗王朝。14世紀末,李氏王朝取代高麗王朝,改國號為朝鮮。1910年淪為日本殖民地。朝鮮人民在金日成領導下進行瞭長期的抗日鬥爭。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國和蘇聯以北緯38°線為界,分別進駐半島南、北半部。1948年8月,南半部宣佈成立“大韓民國”,北半部於同年9月宣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6月,爆發朝鮮戰爭,9月,美軍在仁川登陸,並將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953年7月,簽定停戰協定。停戰後至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出朝鮮北部;但美軍一直留駐南部。現半島上主要軍事基地有:北半部的元山、金策、南浦等海軍基地;南半部的釜山、仁川、鎮海、群山、浦項、墨湖、木浦等海軍基地,金浦、水源、烏山,平澤、大邱等空軍基地,漢(城)釜(山)高速公路將沿途空軍基地連為一體,戰時可作飛機跑道。主要城市還有平壤、新義州、首爾(漢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