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斯洛伐克人民反法西斯武裝起義。1939年3月14日,德國法西斯策動斯洛伐克人民黨宣佈斯洛伐克“獨立”,將其變成附庸國。斯洛伐克人民在斯洛伐克共產黨領導下廣泛開展瞭反法西斯抵抗運動。1944年8月上旬,蘇聯紅軍挺進喀爾巴阡山和捷克斯洛伐克邊境,鼓舞瞭斯洛伐克人民的反法西斯武裝鬥爭。斯共為發動全民武裝起義,進行瞭長期準備,建立瞭民族委員會和遊擊隊。斯洛伐克軍隊開始傾向蘇軍和遊擊隊,準備參加起義。1944年6月29日,斯共地下中央成立軍事委員會,籌籌劃起義。為瞭鎮壓斯洛伐克人民抵抗運動,阻止蘇軍推進,德國法西斯決定直接占領斯洛伐克。8月23日,德軍在斯洛伐克地區集結,同日,傀儡政權要求德軍幫助鎮壓遊擊隊。德國法西斯的直接占領和進攻的威脅,加速瞭武裝起義的爆發。8月29日,以班斯卡-比斯特裡察為中心,爆發瞭反法西斯的全民武裝起義,迅速席卷斯洛伐克2/3的領土。9月1日,斯洛伐克民族委員會宣佈接管所有權力,建立第一起義軍,並著手在解放區實行民主改革。參加起義的近8萬人,除斯洛伐克人和捷克人外,還有許多外國反法西斯戰士。德國法西斯投入8個師的精銳部隊鎮壓起義,起義軍遭到巨大犧牲。德軍於10月28日占領班斯卡-比斯特裡察,起義武裝被迫向山區轉移。遊擊隊重新集結改組,開展遊擊戰爭,堅持到蘇軍和捷克斯洛伐克軍團進入國境。這次起義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新高峰,為斯洛伐克的解放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傢統一、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