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戶幕府鎮壓蘭學學社尚齒會成員的事件。江戶幕府頒佈鎖國令以後,西方僅荷蘭商人來日本貿易,日本隻能通過荷蘭書籍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等知識,史稱“蘭學”,“蠻學”是其貶稱。尚齒會是蘭學學者的結社,故被稱為“蠻社”。1833年,以蘭學傢高野長英、渡邊華山、紀州藩士遠藤勝助為首,聯繫蘭醫小關三英、幕吏江川英龍、川路聖謨等人,成立尚齒會,共同研究世界形勢和西洋文物制度,討論政治經濟問題。由於天保初年不斷爆發的農民起義和市民暴動,特別是大鹽平八郎起義的衝擊,幕府對蘭學學知識分子的集會結社深為不安。1837年,美國船“毛利遜”號進入江戶灣要求通商遭炮擊的事件發生後,蘭學學者對幕府的鎖國政策提出非議,渡邊華山寫《慎機論》,高野長英寫《夢物語》,批評幕府對外國船隻采取的粗暴態度,主張廢除“異國船驅逐令”。尚齒會因此成為守舊派鳥居耀藏等的監視對象。1839年5月,幕府以策劃航渡無人島走私、批評幕政、與大鹽平八郎通謀等罪名,逮捕高野長英、渡邊華山等人,渡邊華山被軟禁,高野長英被判處終身監禁,小關三英自殺,另外3人也死於獄中。